春节期间,“金猴闹春”——第十届海上年俗风情展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举行。图为小朋友在年俗展上体验海派传统文化。
人民视觉
每到传统节日,总有一些东西使我们的心变得柔软。有对于家人与故乡的眷恋,还有对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珍视。
而每每此时,一个问题便显得格外真切而严肃,今天,我们究竟该如何保护与传承这份五千年沉淀下来的财富?尤其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已经改变和影响了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当下,会出现怎样的化学反应?是会显现“疲态”,还是会迸发出新的生机?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究竟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从本期开始,我们推出《互联网时代致敬传统文化》系列,旨在引发讨论、启迪思考。
——编 者
这是1400多年前的年俗,来自南朝人宗懔: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劈山臊恶鬼。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凡饮酒次第,从小起。
这是300多年前的年俗,来自清代孔尚任: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这是100多年前的年俗,来自丰子恺:年底这一天,是准备通夜不眠的,店里早已经摆出风灯,插上岁烛。吃年夜饭的时候,把所有的碗筷都拿出来,预祝来年人丁兴旺。吃饭碗数,不可成单,必须成双。如果吃三碗,必须再盛一次,哪怕盛一点点也好,总之要凑成双数。吃饭时母亲分送压岁钱,用红纸包好,我全部用以买花炮……
这是2016年的年俗:在群里抢红包、给晚辈发压岁钱,在网上采购年货,看看网络春晚,网上订张机票或者电影票,举家出游或者赶着看一场贺岁档影片。
为何近些年来,每到春节时,人们总是感慨年味儿又淡了,只因留恋记忆中的那一缕喧嚣与繁华?还是留恋春节年俗所蕴含的对于长辈的尊重、对于时光的珍惜、对于自然与天地的敬畏等厚重的传统文化内核?
细细想来,当是后者。
互联网+传统春节,是创新还是消解
与往年相比,今年媒体上、公众间对于有关年味儿淡了的讨论似乎少了许多。整个春节期间,针对孔雀女与凤凰男的讨论,占据了绝大部分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空间。即便是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公司分别创下了令人咋舌的春节红包金额,也只是在专业媒体上引发了部分讨论,未引起公众的过多关注。
根据几家互联网公司公布的官方数据,除夕夜支付宝参与次数达到3245亿次,4.2亿人用上了腾讯的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80.8亿次,百度的钱包福袋也在除夕夜到初一中午共计被打开112亿次,均比去年有了大幅度提升。
由于互联网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持续影响与渗透,人们似乎对互联网对传统春节的影响与改变已渐渐接受。办年货,不再去市场、去实体商店,而是通过网购完成;写春联,也不再自己绞尽脑汁想了,而是去网上查阅现成的好对子;红包更不用说,长辈给晚辈的压岁钱不用再压在孩子们的枕头下,而是通过微信红包或支付宝转账即可;春晚也不用大家团团围坐在电视机前,一坐就是几个钟头了,无论身处何方,拿着IPAD和手机就可随时观看。拜年更是如此,以前都是大年初一,家家户户穿上新衣服走亲访友,可如今,微信拜年、短信拜年成了表达心意的捷径。
有专家分析,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种全新的基于互联网的新的年俗文化正逐渐形成。
当然,对此,还是有不少专家表示忧虑。有民俗学家指出,这样的节日缺少了仪式感,久而久之,节日在互联网漂亮的外衣下,最终会丧失鲜活的生命力。而且,传统节日的民俗多属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脱离了传统节日这个载体,会加速消亡。
当然,有人持更为开放的心态,认为数字化让年俗有了更新的表达,在朋友圈上晒晒年夜饭、在群里抢抢红包,联络下久未联络的老同学,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让传统的年俗有了更广博的共享空间,激发出活力和新鲜感。因此没有必要因互联网对于传统年俗的改变过于感伤,更没必要固守旧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