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从国学中学习什么?这就不得不对国学是什么、其精华所在为何做一些简单的梳理和认知。这本不是我辈所能胜任的,只是借此谈一点自己的看法,愚者千虑,或有一得,也许会对你有一点启发也未可知。
我们说的国学是指中国传统的学问、学术。这东西可海了去了,不是有句成语叫做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吗?我们只捡要紧的说,国学无非儒、道两家,并且在好多情况下只指儒家,起码在汉代以后,“主旋律”就只有儒家一家了。
那么,儒家的学问是一种什么学问呢?归根结底就是教人如何做人。换一句话来说,是一种生命和生活的学问,是对人自身和人与人关系的研究。正像梁漱溟先生所说的那样,西洋文化的核心是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讲战胜自然、利用自然;中国文化的核心是解决人与人的问题,讲“孝悌慈和”、“礼让为国”。中国的先哲们最早考虑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这在儒家学说中表现的最为突出。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讲“仁者人也”,“仁者爱人”,这是他为人生所树立的目标,他认为人应该有仁爱之心,“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而“仁”的意思就是“爱人”,爱护别人,尊重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想树立的也帮助别人树立,自己想达到的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要推己及人,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通观《论语》一书,讲的都是人生问题,都是如何做人的问题,如何与别人和谐相处的问题。我们看“仁”字,由一个“人”,一个“二”组成,就暗含了处理二人以上人群关系的准则,就是先做人,自己堂堂正正的,然后处理好和别人的关系。这有点“戏说”的味道,也算开个玩笑,但从中我们是否可以悟到深刻的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