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网事>春赏红棉夏游荔湾清代画家笔下的广州
春赏红棉夏游荔湾清代画家笔下的广州
来源: 羊城晚报  2016-09-02 09:13:00   责任编辑:教育施樱  www.k618.cn
内容提要:春天的广州,木棉(红棉)盛放是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
 

  黎简:《为菊湖写各家山水图册》之《碧嶂红棉》,1782年,绢本设色,32×25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红棉入画始于清代黎简

  春天的广州,木棉(红棉)盛放是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木棉是热带植物,喜高温高湿,不耐寒耐冻,所以木棉花开的景象为南方特有。

  历史上颂赞木棉的诗句不胜枚举(以广州风物为题的广州竹枝词中最多),明末清初的文人彭孙遹就写道:“姚黄魏紫向谁赊,郁李樱桃也没些。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清代曾在广州任武将的杏岑果尔敏也有诗云:“白云江树趁春风,二月韶光迥不同。一树木棉开烂漫,教人错认是丹枫。”

  景色如此难忘,能不入画乎!从现有的藏画来看,广东画家将木棉入画大约始于清代的黎简(1747—1799)。我们暂时还没有发现比黎简更早的广东画家的木棉作品。

  比黎简晚一辈的谢兰生(1760—1831)曾提到:“吾粤画人,自二樵山人(黎简的字号)始以红棉入山水,第俱用朱点花而不叶,写叶则自里甫(谢兰生的字号)始也。”谢兰生的意思是,广东人将红棉画入山水画中是从黎简开始的,黎简表现红棉的办法是只用红色点花不画叶,而画叶则从自己开始。

  这么说来,“碧嶂红棉”的题材,或许就是由黎简开始入画的。黎简是顺德人,著名的诗人和书画家。他有很长一段时间寓居广州,以卖字卖画为生。广州艺术博物院藏有他的一幅《碧嶂红棉》。在这幅作品里,苍翠连绵的山峦之间,高大挺拔、枝头点满朱红的木棉矗立其中。黎简在其题跋特别写道:

  碧嶂红棉,此南海真景也。余颇喜为此图,而南士少画之。然都变态不一。辛丑曾以此图寄姑苏陆贯夫,颇可意。细想究不如此帧少有宋人风度,木棉树其状遒上而下垂,正直而婀娜,较他树自异。便录往时游西粤诗:春衣白祫骑青骢,浅浅平芜淡淡风。遥见蛮姬斗歌处,四山纯碧木棉红。此不画马,南人故不善骑也。壬寅□月,黎简。

  黎简的画跋非常有意思。画跋中黎简认为这幅作品更有“宋人风度”,是指他用宋人描绘山峦的笔法去作画。在笔墨技法上,此时的广东画家也在努力追慕宋元绘画的笔意。不过,他特意指出,他所绘的碧嶂红棉,为南方真实的景色。而在他之前,岭南人很少以此入画。在画此帧作品以前,他就已经画过不少木棉为题材的画作了。同时,在这幅画里,他特意不画马,因为南方人不善骑射。当时粤人出门代步的工具多是“肩舆”,也即用人力抬扛的轿子。

  题跋几处都在说明,他画的是南方的景色、南方的生活。一个地区绘画风格的形成,可以有很多指标,其中之一就是画家是否描绘本地的题材。黎简对岭南风物的钟爱,说明了清代的广东画家,至少自黎简开始就有意识地将具有本地特色的花木、景色作为绘画题材。而黎简的《碧嶂红棉》,就是这样一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碧嶂红棉”也成为黎简以后的广东画家喜爱的绘画题材,影响深远。

  由此可见,清代广东画家已有较强的对地域文化的强调和认同,而这在明代广东的山水画中是极为少见的,尽管当时的画人也有诸如“羊城八景”等题材,但画面中的“岭南景致”却与他们常参习、临摹的江南山水画极为类似。

【本文责编:教育施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