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儒学的开拓者,孔子有不少对士的论述,《论语》中总计有15次。在这些论述里,士有两重含义,一是泛指普通人士,计3次;再是类于今之知识分子,共12次,对这部分人,孔子寄予厚望,将他们视为变革社会、恢复周礼的重要因素,故而提出了严格要求与殷切期冀,他认为士应该具有这样的品德:
一、有志于道,不贪图物质享受
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的志向是道,但是如果这个士认为穿得不好、吃得不好是耻辱的事情,那就不值得和他讨论道了。
在这里,孔子明确指出衡量士的两个准则:第一,追求道;第二,不贪图物质享受。
以孔子自身为例,他虽然生活清贫,但却甘之如饴,他曾经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不仅个人如此,对于安于清贫的弟子,孔子也大加称许,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颜回三个月可以不离开仁德之心,其他弟子只能在短时期内(一天,至多一月)做到。因此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在这样的处境下,仍然安贫乐道,颜回真的是贤人啊!
在孔子的心目中,士不应该为衣食所累,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又说“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强调对道的追求高于对物质的追求。那么,什么是道?孔子明确地指出就是“爱人”《论语·颜渊》。士的使命是“弘道济民”,通过道来拯救天下,治理国家,给百姓谋幸福。与西方不同,中国的道具有强烈的人间色彩,践行道的目的,就个人而言是修身;就国家而言,是推行仁政,也就是儒家通常所说的“修、齐、治、平”,从个人修身到治理国家,都是通过道而一以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