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网事>倾听是最好的沟通方式
倾听是最好的沟通方式
来源: 中国少年国学院  2017-03-15 12:18:00   责任编辑:李晴  www.k618.cn
内容提要:著名教育家卢梭说:“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一、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什么? 

  

  著名教育家卢梭说:“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凡是好的家庭教育,都是因为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听不到父母的叫喊声。家长可能没有指责孩子,也没有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却用自己行为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孩子,起到了身教重于言教的作用。 

  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说:“只要你好好学习,啥都可以满足你。”殊不知,我们在孩子自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在他们头上挂了许多愿望的果子,而没有给予种植美好的种子。你想让孩子努力学习,你学习吗?你责怪孩子,那么简单的课文都背不过,你背几篇给他看看? 

  有的时候,孩子做作业累了,抬起头来看到我们在玩牌,在喝酒,在闲聊,他学习意志也会减弱;如果他看到的是父母仍在忙于工作的事情,忙于学习提高,忙于劳作,孩子也会珍惜自己的学习时间。 

  如果孩子有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终生奋斗的爷爷,他也一定会受到感染!除了身教以外,无所作为的教育还要求认真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积极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事物。对大自然产生兴趣,获取有益的知识,智力得到发展。 

  这一切都在悄悄进行中,似乎爸爸妈妈没有做什么,孩子却一天天变得聪明了,懂事了。 

  

  二、教育唯一的目的是什么? 

  

  当代哲学家周国平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用外部功利目的规范教育,无视生长本身的价值,一个最直接、最有害的结果就是否定儿童期的内在价值。把儿童看作“一个未来的存在”,一个尚未长成的大人,在“长大成人”之前似乎无甚价值,而教育的唯一目标是使儿童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好准备,这种错误观念由来已久,流传极广。“长大成人”的提法本身就荒唐透顶,仿佛在长大之前儿童不是人似的!蒙台梭利首先明确地批判这种观念,在肯定儿童的人格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她的儿童教育理论。 

  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尤其儿童期,原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又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然而,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整个成人世界纷纷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到功利战场上拼搏。我担心,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在若干年后的社会上,童年价值被野蛮剥夺的恶果不知会以怎样可怕的方式显现出来。 

  

  三、教育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国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躬行实践,才能收到相当的效果。 

  

  叶圣陶在《习惯成自然》一文中写道,教育孩子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个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个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个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去读;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个把公民应做的一切认认真真去做", 这样,我们"所知"的才能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成为相应的能力和素质。 

  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形成是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成自然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说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比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说李四表达能力不好,就是说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的习惯。因此,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就越强。 

  习惯不嫌其多,但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除此之外,其他的习惯多多益善。这两种习惯就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和妨害他人的习惯。 

  

  妨害他人的习惯是恶劣品质形成的重要根源。某些人的不良品质的形成,一个重要的病根在养成了妨害他人的习惯。如果一个人不明了自己与他人的密切关系,不懂得爱护他人,一切习惯偏向妨害他人的方面,就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恶人。 

  

  四、倾听是最好的沟通方式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说: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胸怀,比胸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德。 

  

  对于孩子进入初中、高中的家长来说,普遍存在一种困惑,那就是同孩子难以沟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与进入更年期的母亲的冲突更多,不仅是因为处于内在的心理动荡期,更重要的是两者的外部压力都很大,孩子面临的是升学的压力,母亲面临的是事业的压力,这就更需要加强沟通。 

  优秀的父母在这方面大都做得很好,他们良好的沟通来源于自觉地遵循了以下这三条原则: 

  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 

  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 

  第三个步骤是建议,就是有道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里应该给予建议。 

  在这三个步骤中,倾听是父母们做最差的。 

  每一个孩子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每一个父母也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不碰到问题的孩子是找不到的,不碰到问题的父母也是找不到的,关键是要像那些优秀的父母们那样,能够静下心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为什么说3岁看到老? 

  

  中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大家可能听到过这样的故事:有一个3岁的孩子,到邻居家去拿一双筷子回来,妈妈见了很高兴,称赞他说:“宝宝多乖啊,多么能干,会拿筷子了。”经母亲这样一称赞,小孩子就以为拿别人的东西是一件可称赞的事。过几天,又拿了邻居家的几个铜钱。妈妈又夸奖说:“宝宝真能干,现在会拿钱了。”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抢劫犯被判处死刑。临刑时,对妈妈眼泪汪汪地说:“娘啊,您辛辛苦苦养了我,我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现在要离开您了,能不能再让我吃一口您的奶汁做个纪念吧。最后一口咬掉了妈妈的乳头。” 

  这个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其最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当孩子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可能只用了饭后茶余的零星时间,将孩子的教育培养贯穿于生活和玩耍之中,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给孩子的发展坚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责编:李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