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调声比赛现场 吴文生 摄
为了让广大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儋州调声,儋州市新闻中心新媒体部推出专题宣传片《儋州调声发展史》;本片由儋州市新闻中心出品,由儋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儋州市文化馆、儋州市摄影家协会等单位及个人提供资料完成制作。
儋州调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海南,它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一。在儋州,它已成为世世代代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娱乐形式。相传,儋州调声产生于西汉时期,发源于儋州市北部的三都、峨蔓、木棠、光村等一带沿海地区。
比赛现场 陈钟鹏 摄
据史书记载,自秦汉时期开始,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的移民陆续迁入儋州,他们的语言受到了当地土著方言和其他语言的影响,逐渐融合变成一种独特的方言,这就是“与高人、梧人言通”“声调颇异”的儋州话。用儋州话按其固有的韵律演唱的民歌就是儋州山歌,而儋州调声则是从儋州山歌演变而来。
比赛现场 陈钟鹏 摄
儋州调声是独具一格的儋州民间艺术,它最初叫“欸(ê)声”,儋州方言“ê dāng”,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音乐界的关慧棠同志到儋州采风,改称“调声”,后来就一直沿用至今。
自古以来,但凡是有儋州人生活的地方,就能听到这种优美的音乐。北宋大文豪苏轼被贬儋州时,常为“夷声彻夜不息”而感动,曾用“蛮唱与黎歌,余音犹杳杳”等诗句,生动地记述了儋州这种民间音乐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