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知识 > 名寺系列山东篇之广福寺
名寺系列山东篇之广福寺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1:47:58   责任编辑: 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 广福寺,坐落于山东省青州市南郊,山环水抱,素有小九华山之称。定于2014年9月27日上午8时许,举行广福寺落成暨上本下悟大和尚升座庆典。

【图语:山东名寺广福寺(资料图)】

  广福寺,坐落于山东省青州市南郊,山环水抱,素有小九华山之称。定于2014年9月27日上午8时许,举行广福寺落成暨上本下悟大和尚升座庆典。

  【历史沿革】

  广福寺历史上最值得称道的事件是隋文帝敕建舍利塔法事活动。由《广弘明集》卷17《舍利感应记》和出自寺内的《舍利塔下铭》石刻可知,仁寿元年(601年),隋文帝下令在青州等30个州的30座寺院中同时兴建舍利塔,掀起了中国性大规模崇佛热潮。这年十月十五日,在文帝敕使大德僧智能、羽骑尉李德谌主持下,青州长史邢祖俊、司马李信则、录事参军丘文安、司功参军李浩率领僧俗信众,云集广福寺,“奉安舍利,敬造灵塔”,虔诚地表达了文帝祈愿“一切法界幽显生灵,……生生世世,值佛闻法,永离苦空,同升妙果”的美好愿望。法事场面隆重盛大,深为时人瞩目。

  广福寺能引起隋朝开国皇帝扬坚的重视而有幸分得舍利建塔,一方面说明此寺当时绝非一般性寺院;另一方面,据《法苑珠林》卷40《舍利篇》载:文帝诏令塔址必须选在“高爽清静”之处。广福寺地理环境正合这一要求,因而被选中。由《重修广福寺记》碑知,作为这次建塔法事历史见证的《舍利塔下铭》石刻至迟在明代成化年间即已被人们从地宫中取出。然而,文帝钦赐的佛教圣物——舍利却在当时不知作何处理,下落不明了。

  明代以前广福寺内建筑除隋文帝敕建的舍利塔外,均不可考。如所周知,北朝隋时寺院多呈前塔后殿格局,广福寺主体布局理应如此,但因其自身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也不排除例外的可能。该寺在历史上曾多次重修,尤以明天顺、成化年间住持瑛翠庵重修力度为大。这次修建的如来殿是寺中最主要建筑物,“高爽宏丽,重檐叠拱”,殿内“塑主如来宝相,环以十八大阿罗汉,其后为观音大士,涌现云海间”。如来佛、十八罗汉均系塑像,云海中的观世音菩萨则是壁画形式。此外还建造有天王殿、方丈室、僧堂、钟楼、东西两廊庑、斋庖房等等。作为寺院的基本设施,可说是一应俱全了。邢宽在《重修广福寺记》碑中禁不住称赞道:“诚一郡兰若之甲者也!”可知广福寺在明代已有青州首刹的地位。

  广福寺东、西各有一处石塔林。东塔林即《重修广福寺记》碑所载“普同之塔”,今存石塔6座,塔基4处;西塔林存石塔4座。在两塔林中分别见有明正统九年(1444年)青州僧纲司副都纲闻绝学和尚、正德九年(1514年)兴古峰和尚和嘉靖三年(1524年)果香林和尚三件塔铭。东塔林内有一座修建时代不迟于北宋的地宫,地宫分为前、后两室,门楣上浮雕着金翅鸟和普贤菩萨像。东塔林山崖下开凿两间平面方形石室,内有禅床。两石室外崖面上,凿有密布成行的小方龛。中国著名佛教考古专家温玉成先生推测,这两间石室是北朝遗留的禅堂,室外小方龛则是寺院存放僧人骨灰之所。另外,广福寺南山崖上还有一处隋唐小型石窟,惜造像业已残毁。颇值一提的是,《重修广福寺记》碑阴刻有该寺历代开山高僧法名,字迹虽近摩灭,但仍可辨识若干,这为研究广福寺僧人传承情况提供了珍贵历史信息。

  天下名山僧占多!广福寺与其附近的驼山寺、大云寺共同组成了青州城南山区大型佛教寺院聚落群,乃古代青州佛教文化的繁兴地域。这里不仅是青州佛教信徒的重要活动场所,也是官宦士夫与寻常百姓流连忘返的游览胜地。

  《青州舍利塔下铭》,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立,隶书,十二行,行十二字,铭额十二字,左有题名二列,列四行。原在山东益都广福寺。故宫博物院藏拓本。

    此铭隶书系承受北齐隶法传统,笔划多有楷意,用笔顿挫,颇具姿致。隋代隶书多属北朝隶书风格,与汉隶异趣,封唐隶有一定影响。

 

【本文责编: 沈碧梅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