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知识 > 汉代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汉代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4-09-30 11:46:36   责任编辑: 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国玉文化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绵延不绝。

 

  【图语:玉舞人】

  国玉文化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绵延不绝。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玉文化的发展时快时慢,但总的趋势是不断向前推进,而且高峰迭起。尤其是在儒家思想介入后,形成了玉德学说,玉文化从此与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久而不衰。

  纵观中国玉文化发展的历程,始终离不开“传承”和“创新”这两个主题。传承是玉文化发展的基础,创新则是必要条件。传承是熟悉并继承前人玉雕艺术的优良传统;创新是根据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爱好的变化,创造出具有新的艺术风格的玉雕作品,包括器类、器形、纹饰、工艺技术以及对玉的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发展和创新。

  只有在充分继承并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新的具有更高艺术水平的玉雕品。传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汉代的玉雕艺术在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上达到了高峰,汉玉在中国古典玉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好地处理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问题。汉玉继承了先秦玉器的优秀传统,又有所创新,形成了新的玉雕风格——汉玉的风格。

  玉衣:两汉最具标志性葬玉

  玉衣是汉代皇室贵族死时使用的殓服。学者认为,战国时期,死者脸上覆盖的缀玉面幕和身上穿的缀玉衣服就是汉代玉衣的前身。缀玉面幕也称缀玉覆面。从考古资料考察,陕西沣西西周墓中就曾出土形似五官的缀玉覆面。洛阳中州路西段战国墓中,死者除了脸上覆盖缀玉面幕外,身上还穿缀玉衣服。这种缀玉衣服应该就是《吕氏春秋》中所说的“鳞施”。

  西汉时期,承袭并发展了先秦缀玉面幕和缀玉衣服的制作技艺,进一步创造了以玉片覆盖死者全身的玉衣,玉片之间以金缕、银缕、铜缕或丝缕加以编缀,其外观与人体形状一致。到了东汉时期,皇室贵族殓以玉衣的制度进一步完善,规定皇帝死后使用金缕玉衣,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使用银缕玉衣,大贵人、长公主使用铜缕玉衣,从而确立了分级使用玉衣的制度。由上可见,作为两汉时期最具标志性的葬玉——玉衣,就是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产物。

  玉璧:社会功能多样化

  玉璧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良渚文化时期,璧成为玉礼器的一种。商周时期,玉璧多出于贵族阶层的墓中。西周时期,璧与圭都是沟通祖宗神灵的玉礼器。战国时期,玉璧的制作有很大发展,在造型和雕琢技法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出现了一种在内孔和外缘有透雕附饰的玉璧,其雕琢之精美其他玉器有所不及。

  汉代玉璧是在战国玉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汉代继承了战国时期各种形式的玉璧,而且又有明显的发展和创新。例如,战国时期外缘有透雕附饰的玉璧,其外缘附饰往往是两组或四组透雕的龙纹或凤纹,多数作对称形式;从西汉中期开始,这类玉璧的造型风格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满城一号汉墓出土的双龙卷云纹古纹璧,其透雕的附饰只有一组,主要由卷曲的双龙组成,位于璧的上方,其雕琢的工艺水平明显高于战国时期的同类玉璧,代表了汉代新的艺术风格。

  外缘有透雕附饰的汉代玉璧,有的还刻有吉祥语铭文,如“长乐”、“益寿”、“延年”、“宜子孙”、“宜子孙日益昌”等。这类玉璧主要流行于东汉时期。由于汉代玉璧在造型、纹饰等方面的不断创新,使玉璧的社会功能也比以前多样化,达到了玉璧发展史上的最高峰。

  觿韘:由实用转向装饰

  《诗经·卫风·芄兰》有“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芄兰之叶,童子佩韘”的诗句。所谓“觿”,是古人用于解开绳结的用具;所谓“韘”,是古人射箭戴在右手拇指上用于钩弦的用具。觿,最初可能是用兽骨制成的。商代晚期出现了用玉制成的觿,形如锥子,上端有穿孔,可以穿系佩戴,可能是实用器。陕西张家坡西周墓曾出土形似冲牙的龙纹玉觿,器形较宽,龙嘴下和尾部各有一穿孔,似已演变为佩玉。由实用的玉觿演变而来的冲牙,盛行于东周时期。西汉后期的北京大葆台二号汉墓所出的玉觿,雕成凤鸟形,凤尖嘴高冠,作回首状,形象优美生动。玉觿是汉代流行的佩玉之一,它是组玉佩的构成部分,其造型和纹饰都有明显的发展和创新。

  韘,又称射决,俗称扳指。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一件玉扳指,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玉韘,应该是实用器。大概从战国开始,实用的玉韘已逐渐演变为装饰用的佩玉——韘形玉佩。也有学者认为,东周时期的玉韘不可能用于钩弦,也不是套在拇指上使用,所以不是实用器,而系纯粹的装饰品。汉代的韘形玉佩,是从先秦的玉韘演变而来的,因其主体部分形如心脏,所以也称鸡心佩或心形玉佩。从西汉到东汉,韘形玉佩的主体和附饰有较为明显的演变,不仅西汉的韘形玉佩与东汉的不一样,而且西汉前中后期的也互有差别。

  西汉早期的韘形玉佩是从战国风格到汉代风格的过渡,所以形式上较为多样。少数还具有明显的战国韘形佩的特征,仅在心脏主体上端一侧有柄状突起;而多数在两侧都有附饰,但附饰多不对称,大小相差较大。西汉中期的韘形玉佩,基本上已经定型,在心形主体的两侧都有透雕的附饰;附饰较前期繁缛,虽不是完全对称,但大小差不多,风格也基本相同。西汉后期的韘形玉佩,器形有进一步的变化,心形主体更为狭长,两侧及上部的透雕附饰更为发达,一侧附饰的前端突出呈尖状,觿与韘的结合更为明显。东汉后期的韘形玉佩,器形变化更大,全器略呈扇形。从考古资料考察,汉代的韘形玉佩不属于组玉佩的组成部分,而是单独佩戴的佩玉,男女都可佩戴,是汉代最流行的一种佩玉。

  玉舞人:展“翘袖折腰”之舞姿

  汉代的玉舞人继承了战国玉舞人的传统,并有所发展和创新。洛阳金村战国墓所出的玉舞人,有双人连体舞人和单身舞人两种。汉代的玉舞人,双人连体的为数不多,绝大多数为单身玉舞人。其造型一般都穿长袖衣,一袖上扬于头上,另一袖下垂或横于腰际,长袖曳地,细腰束带,作“翘袖折腰”之舞姿。

  汉代玉舞人一般为平片式,透雕作舞女形象,两面纹饰相同,上下各有一小孔用于穿系佩挂,是组玉佩的主要构成部分。从考古资料考察,汉代玉舞人多出在女性墓葬中,应是当时贵族妇女喜爱的佩玉。在当时贵族阶层歌舞盛行的历史背景下,汉代玉工雕琢出舞姿婀娜优美的玉舞人,应该说是一项反映时代气息的重要创新。

  玉德:既重德又重符

  玉德学说的产生与古人佩玉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西周时期,贵族阶层盛行佩戴多璜组玉佩的习俗,佩玉成为贵族身份的象征。当时,人们佩玉的目的是“以玉比人”,提倡“君子比德于玉”。东周时期,儒家学派继承并发扬了西周以来“比德于玉”的思想,赋予玉许多美德,将玉道德化,因而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玉德学说。

  玉的道德化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玉德的具体内容前后也有变化。根据先秦和汉代的文献记载,儒家学派赋予玉的美德,计有十一德、九德、七德、六美(德)、五德诸说。如《礼记·聘义》载,玉具有仁、知(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十一种美德。至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玉部》载:“玉,石之美有五德者。”玉具有仁、义、智、勇、洁五种美德。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玉德学说就不断发展演变,其趋势是从繁杂到逐步精简。汉代继承了先秦的玉德学说,并在具体内容方面进一步精练。

  此外,古人辨玉,首德而次符。所谓“德”,是指玉的质地。所谓“符”,是指玉的颜色。先秦时期,玉德的内容基本上是以儒家学派的道德信条附会于玉的各种物理性能,范围只限于玉的质地,而未涉及玉的外观美,这就是先秦论玉贵德不贵符的具体表现。

  两汉时期,不仅在玉德观念上有所发展,而且在玉德与玉符的关系方面,也有明显的思想认识变化。《说文解字》解释“玉”所以不同于“石”者有两点,一是美,二是有五德,这就将玉的外观美提高到与玉德并重的地步,也就是既重“德”又重“符”,人们对玉的认识比以前更全面了。这也是汉代玉文化有所创新的另一方面。

  总之,汉代充分继承了先秦玉雕艺术的优良传统,并在玉器的造型、纹饰和玉德观念以及玉德与玉符的关系等方面都有所发展和创新,因而在西汉中期以后,形成了汉玉特有的、新的艺术风格,达到了中国古典玉器的高峰。

 

【本文责编: 郝菁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