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挂五彩线(资料图)】
榴花照眼艾蒿香,挂符门帘饮雄黄。粽角流苏悬彩穗,平安佑尔度端阳。
端午节与农历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古时的人们迷信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即一年中最不吉利、毒气最重的日子。所以,在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在孩子手腕上带上五彩线,用红、黄、蓝、绿、紫五种彩线编成线绳,以辟邪驱瘟、逢凶化吉。由此,五彩线在古代还被称为“五彩长命缕”。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周处《风土记》谓:“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楝叶插头,五采系臂,谓为长命缕。”宋人余靖《端午日即事》诗:“江上何人吊屈平,但闻风俗彩舟轻。空斋无事同儿戏,学系朱丝辟五兵。”所谓五兵:弓、矛、戟、剑、戈;代表战乱,系朱丝避之。后剪采为小虎,粘艾叶戴之镇邪恶。《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椹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 据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就要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这样会给佩戴者带来一年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