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知识 > 四时田园之美
四时田园之美
来源: 中国文化报    2024-09-30 11:45:08   责任编辑: 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在原始农业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因此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把“不违农时”列为农业生产的首要大事。在中华文明早期,黄河流域是中国...

 

  【图语:四时田园之美】

  原标题:不知四时,失国之基

  在原始农业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因此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把“不违农时”列为农业生产的首要大事。不仅如此,不知四时,失国之基,就连国家政治生活、封建帝王执政,也都要依时而动,这样才能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在中华文明早期,黄河流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农业生产的中心。因此,二十四节气也主要是以黄河中下游的气候、物候以及农业生产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节气与农业的关系

  从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上即可看出古人对于农业环境变化的关切,看出节气与农业的关系。对于农业种植而言,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水分旱涝和温度寒暑,因此,以此命名的节气出现最多。

  黄河流域一般多见春旱,因此在春季之中,先后出现了雨水、谷雨的节气,体现了春耕春种时节,人们对于春雨的企盼。而到了初夏,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反过来需要进行防洪防涝的水利工程,于是在立夏之后,安排了一个带有警示性质的小满,意思是此时河湖陂塘开始涨水,出现“小满”了,要注意加固堤坝,防止大满时发生洪涝灾害。因此,农谚说:“小满小满,固堤厚坝忙到晚。”夏秋之际,天多暑热,出现三暑(小、大暑和处暑)并连的节气。此时要做好防暑保墒、培肥苗稼的田间工作。进入秋季,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是气温降低,因此节气的命名出现白露、寒露、霜降等反映低温的节气,提醒人们注意秋季作物的管理,防止冻害减产。秋天之后,“冬雪雪冬小大寒”6个节气都与冬寒有关,这时田间的农作物已经收获冬藏,需要注意的是耕牛家畜的防寒保暖,备足饲粮草料,确保年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由此可知,二十四节气是名副其实的“农历”,是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遗产。

  农业生产既要遵循严格的季节,又要适合特定的地区,要做到因时、因地、因物而异。我国地域辽阔,南北各地的物候表象和农业活动差别很大。二十四节气成为古代的官颁“皇历”以后,各个地区都根据当地的农业物种和生产季节做了相应的调整。例如,立春之后跟着是雨水,这在“春雨贵如油”的黄河流域意味着开始新的一年的农耕活动,要准备春种了,但是在北方的黑龙江流域雨水时节还是冰天雪地的隆冬;而在海南岛,一年三熟的冬稻正在抽穗扬花,它与春种的“雨水”相去更远了,因此有“小雪收晚稻,大雪栽冬麦”的农谚。

  在历史长河中,二十四节气经过不断地传承和发展,又从黄河流域扩展到广阔的华夏大地,各个地区和各族人民对二十四节气做了地域性的季节安排,制定出符合当地气候和物产需要的“农事历”,从而使二十四节气具有了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具有了放之四海而皆得其宜的广泛适应性,为中华农耕文明的发展和积累,作出了重要贡献。

  劝农籍田

  我国古时以“春为岁首”,立春是开年元日。这一天,不论地处南北,时临寒暑,举国上下都要举行隆重而庄严的“祭春”活动。在京城,皇帝和皇后要携领文武百官到先农坛举行“皇帝亲耕、皇后亲蚕”的仪式,以示国家重农爱民,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州府都邑也要举办各种春祭庙会活动,布达朝廷旨喻,传播农桑新法。根据《周礼·地官司徒》的记载,当时专门设置了“司稼”的职官,负责巡视全国农田的庄稼,辨别出各种谷物的种类,了解它们的名称,以及所适宜种植的土地。每年都在春祭庙会时,农官司稼就把收集到的嘉种植株悬挂在都邑的城门上,让老百姓观摩效法。这样的春祭庙会类似于今天的农业推广会和良种展示会,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宣传效果。

  敬授农时

  前面说到,二十四节气是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和农事特点来制定的,其他地区只能以此作为参考的时间制度。这里就要求各地州府根据辖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当地的“农事历”,以便百姓依历耕种,确保农业丰收。为了让百姓通晓明白,有时候还编成通俗的歌谣农谚,便于传唱传播。例如,关于农时节令的重要农谚有:打铁察火色,稼穑争季节;人误稼一时,稼误人一季。关于作物播种的季节,即使同样的作物,各地的播种时间都不相同。例如,在南方双季稻地区,就有“谷雨栽早秧,节气正相当”和“秋前插秧谷满仓,秋后插秧草盖房”的农谚。意思是,早稻栽秧必须在谷雨前完成,而晚稻栽秧则要在立秋前完成,过了立秋插下去的秧苗光长秸秆不结穗,只能收获稻草了。而在长江流域的单季稻地区,则有“过了芒种不种稻,过了夏至不栽田”的农谚,就是要求在芒种前播下稻种,在夏至前插完秧苗,这样才能获得好的收成。此外,还有一类授时农谚,是专门针对特定地区特定作物的。例如,华北地区有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割谷子,秋分无生田,等等。这些谚语既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总结,也是维持传统农业传承发展的智慧源泉。

  测天占候

  在正常年份,每个节气的气候波动幅度不大。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有的年份或者有的节气会因为复杂的自然因素而发生剧烈波动,引发农业歉收甚至灾荒。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利用二十四节气的实践中逐渐观察到,当某些节气中出现异常的物候征兆时,常常就会引发后来更大的灾害天气发生。这些早期发现的物候异常就成为预报某种灾害的依据,形成了利用二十四节气进行“测天占候”的方法。有的占候谚语,即使在科学发达昌明的今天依然有着参考借鉴的价值。例如,“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愁”,这是指立春举行“打春牛”民俗仪式时下雨,则这年会发生春旱。有时候,同一个节气的同一种物候出现,在不同的地区会发生相反的灾害预警。例如,在陕西是“夏至加端阳,田里不打粮”,而在山东却变成了“夏至端午近,麦子满仓囤”,这是说,如果某年的夏至节和端午节日子相近,在陕西的预测结果是“田里不打粮”,而在山东的预测是“麦子满仓囤”,两地正好相反。总之,通过节气农谚作出的预警,可以使人们提前作出相应的防范,或者改变农田的种植方式,从而达到减灾防灾的目的。

  有时候,利用二十四节气作出的预报,并不一定是灾害性的,只在作为一种天气物候的“中长期预报”,以便使人们能够提前作出相应的生产生活安排。它的作用类似今天的气象台的预报。在古代,这类预报有的是即时性的,说的是当天或当下的事情。如“清明钩钩云,一天落不停”,说的是清明节上午出现“钩钩云”这种云相,那么这天就会一直下雨。当然,对于天气观测,最有价值的还是“中长期”的预测预报。例如,“打雷惊蛰前,月半不见天”,这是黄河流域的天气预测农谚,如果惊蛰前出现雷雨,那么此后的一个半月都是阴雨天气。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实现了对天气和气候的中长期预报,二十四节气作为“农业历法”的功能正在逐渐退去,但是这并不影响二十四节气的传统知识、文化价值以及与此相关的民俗活动的传播和使用。二十四节气不仅指导农业生产活动,而且服务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传授天文、气象、物候的传统知识,继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行为习惯。因此可以说,中国的亿万人民都是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人、使用人和受益人,也是二十四节气的始终不渝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创新者。正是由于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人民心目中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悠久的历史记忆,它才能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川流不息、绵延至今。

 

  (张苏系中国农业博物馆馆员,曹幸穗系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

【本文责编: 郝菁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