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六书通,玉】
“玉”字始于我国最古的文字,商代甲骨文和钟鼎文中。汉字曾造出从玉的字近500个,而用玉组词更是无计其数,汉字中的珍宝等都与玉有关。本篇表现的是六书通中玉字的第七种写法。
【国学知识】:
《订正六书通》行世后,毕既明的后代毕星海在嘉庆年间又广收博采,成《六书通摭遗》二卷,其书仍以韵分隶《说文》字。此书自序云:“凡《六书通》所未载之字及笔迹有不同者,辄为摹录”,在选择碑碣﹑钟鼎上比《重定六书通》有了进步,钟鼎文字“据金石家所藏拓本”,古文奇字“所收至慎,惟碑碣真本凿凿可据,苟有小异,具录于编”。书中吸收了前代字书﹑器物以及当时人的研究成果,成为《订正六书通》的有益补充。
《四库总目提要》 :国朝闵齐伋撰。齐伋字寓五,乌程人。世所传朱墨字版、五色字板谓之闵本者,多其所刻。是书成於顺治辛丑,齐伋年八十二矣。大致仿《金石韵府》之例,以《洪武正韵》部分,编次《说文》,而以篆文别体之字类从於下。其但有小篆而无别体者,则谓之“附通”,亦并列之。不收钟鼎文,而兼采印谱。自称通许慎之执,不知所病正在以许慎为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