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知识 > 玉的畅想
玉的畅想
来源: 玉界    2024-09-30 11:43:32   责任编辑: 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古人云:金子矿出,玉从石生,非幻无以求其真,然,谈美玉之乐者,未必真得美玉之真趣。七、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工艺美术大师联谊会副会长)。

 

  【图语:美玉】

  古人云:金子矿出,玉从石生,非幻无以求其真,然,谈美玉之乐者,未必真得美玉之真趣。看到美玉是有缘,亲手雕琢使其成为一件器物是有份,有缘有份方可与玉洁下不解之缘份。笔者只想就玉来敞开思路去想象,谈感悟,来个“天马行空”、“信马由缰”。

  玉本来就是石头,但在数千年人类社会中被认知,并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从此玉有了生命,它在人类面前变得五彩缤纷、千姿百态,或收藏于室内,或把玩于掌中,或佩戴于自身,无一部体现身份与文化层次,规范自我行为,展示私家财力进而美化个人及生存空间等等,其中更有很多尚不为人知的奥妙。因此,自古有君子不可无玉之说,有君子无故不去玉之论。显然这都是人文活动的结果,是人类社会文化活动的结晶。看来人是内因,是主导,是主体,如果人们是在浮躁与迷惑的精神状态之中,笔者认为是无从与玉沟通和对话而不能得其真趣的。换一个说法,这个行业不允许骚动,骚动就要出现欺骗,就要出现假货、B货,、就要出现粗制滥造。

  诸葛先生的《诫子篇》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 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需静也,才需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我想这是一个人提高自身修养的必由之路,也是和玉沟通的基础。

  如果你想学会雕玉,如果你试图用玉石作为你今后创作的载体,你就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就如同电影《红舞鞋》中一样,一旦你穿上它就再也拖不掉,否则你最好还是不要穿。因为雕玉者创作、雕琢每件作品的整个过程,就如同囫囵中的囚徒在牢房的墙壁上凿破一个洞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如此之兴奋渴望,全力以赴,不顾一切。一宿作品完成,就仿佛来到了一个自由、广,、春风拂面的世界,但是这种解脱感到底能够维持多久,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就有进入了下一次的轮回,于是乎又振作起精神,再次凿洞,如此反反复复、无尽无休。在这痛苦至喜悦,苦与乐的一次次轮回中诞生了一件件玉雕作品,同时也不断地雕琢着自我、完善着自我。

  面临着这新的世纪,我们的玉雕行业正像诗人笔下所描绘的秋天,它沉淀了纯的天真,下的狂热,开始了冷静地思考。在这里我们是否应该做一个认真地反思,比如: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是否已经落后,我们的专业技术是否不如以前;我们的产品是否有粗糙之嫌;还是机器设备已经过于破旧等等,这一切表象的背后是我的思维方式是否落后?或者说是观念是否已趋于陈旧!

  跨入公元两千年,时代要求我们这些应具有科学的头脑、超前的意识,不断涌动着创作激情的一群人,去更深刻地了解、揭示人生的真谛。这是个性创作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同时也预示着我们的玉石雕刻文化事业即将面临着一场大革命的到来。也许在这革故鼎新的过程中我们会创伤累累,但累累创伤便是生命给与我们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个伤痕上面都标志着玉雕行业又前进了一步!

  多年来,玉雕行业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业生产、文化事业的夹缝中艰难地前进着,为什么我们总是处在这种步伐维艰的边缘状态?!当然有其历史因素,比如大家知道我们民族的近现代史几乎是战争史。从祭品到贡品到展品再到商品,这一漫长而又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玉文化来说是个多么残酷的现实。而对这一现实我们应当承担些什么,我们应当反省些什么?!

  四大徽班进京有两百多年历史,世界电影是至今也仅仅一百多年,而古玉研究专家已发现了万年前的古玉器,这真让人冲动,这真是人不平!中华民族的玉文化在人类现实的生活中到底处于何种位置?在这里请原谅我的冲动,这是因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更是如此,又不得以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然而水之无声,草木之无声,金石之无声,则万籁寂静,空旷博大,人之无声则通达致远。这也正是我们创作的摇篮。在一切不成为潮流的东西几乎都被抛弃的今天,人们是否想到被抛弃的里面有多么珍贵的东西。我发此感慨,是因为我认然固执地认为雕玉是艺术,是哟阿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要不断突破。十年来我们热爱传统,尊重传统,学习传统,这是我们的源泉。所谓传统,它有一定的不可更改性,担保忘记,应该改变的正是我们自身及对身边事物的感悟和认知并予以体现。

  我们在心上一件作品时,视觉初期是以最简单的形象思维能力去感知它,但这仅仅是个短暂的过程,而后便会产生一种试图转换一下试点和视角、以获得新的感知的愿望,去发现甚至去创造作品尚未被解释得更深层次,这恐怕就是为了克服自身心理上经常容易产生的“饱足”、“厌腻”之感吧!愿我们目前的玉器现状不要引起人们的“厌腻”感!不要想托尔斯太眼中的那群孩子:“他们满脸污秽,衣衫褴楼,神色慌张,但他们的眼睛非常明亮,脸上带着天使般的表情。于是我感到一种恐怖……”

  我们所要认识的这个时代,是高科技、高信息、机械化的时代,要求我们的创作有个性,要舍繁求简,要强调点主观,不需要纯客观,要节奏强于旋律等等,这是当今时代的客观变化。

  笔者觉得玉器必须有其可读性,要让收藏着读出点什么。在音乐之乡奥地利,如果乐曲中出现了一个不应有的音符将导致全场哗然,油画之乡的国度里任何人不容许有错误的色彩,而作为与文化之乡的中国,我们怎能让读不出内容的东西存在!不知此认识对否,也许是过于感情用事,带着过于浓重的感情色彩的见解。但这一切都是缘于我玉的爱!

  在笔者调45年的经历中,无论是进步、停滞、成功或失败,还是迂回不前,无论是苦恼还是喜悦,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百般缠绵之中产生出一个“情”字:人与玉的终生情结。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不是只在图书馆内才触摸得到,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旁。在这里,我们要告诉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们:中华民族上万年的与文化史,它只是救援、深邃、厚重、所以它神秘,但是,它决不邪恶!有的是温润、善良、美丽。如同雕玉之人永远是以为他人祈求吉祥、欢乐、平安、长寿为自己心愿。因此雕玉之人终生如同在修炼自身。

  现在请允许笔者引用唐伯虎老来皈依佛门所做偈语以结束这“信天游”吧!:

  我问你是谁 你原来是我

  我本不认你 你却认得我

  我少不得你 你却离得我

  你我百年后 有你没了我

  (作者为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第七、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工艺美术大师联谊会副会长)

 

【本文责编: 郝菁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