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知识>二十四节气|惊蛰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正月惊蛰:惊蛰的由来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5-03-04 16:01:00   责任编辑: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二月初一前后(公历每年3月5日-3月7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

 

  【图语:惊蛰】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二月初一前后(公历每年3月5日-3月7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过后,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该节气在历史上原本被称为“启蛰”,本意为蛰虫开始活动。《夏小正》曰:“正月启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则记载:“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啓”,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当时发音不同但略近的“惊”字。但因为意思从“开始”变成了“惊醒”,时序略有不合,因此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也被置换。同样的,“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

  进入唐代以后,“啓”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啓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日本与中国一样子,在历代的具注历中使用“惊蛰”。后来,日本也采用了大衍历与宣明历。“啓蛰”的名称在日本的使用始于贞享改历的时候。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其意是,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这概括了惊蛰养生在起居方面的基点要点。

 

【本文责编:郝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