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私情奔随】
特指未婚少女未经父母同意和媒聘程序,即与自己选中的对象结合,或已婚之妇以私情往就男人。
在聘娶婚类型刚趋完善的春秋时期,私奔现象十分常见,其缘故是婚姻礼俗的转型尚未稳固化。
奴婢制度在旧中国的长期存在,也是促成私奔婚姻频频发生的一个重要社会原因。
在婚姻由不得当事人自己最终做主的封建时代,诸如开窗选婿、抛球择配、讴歌传情、笃定终身等行为方式,虽然都在不同程度上顺应了人类追求爱情的本性,但总体上没有违背聘娶婚的基本要义。与之相比,私奔则是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公然对抗,不仅与支撑聘娶婚的封建礼教相违,也很容易激怒人情世俗,所以能够像卓文君、张红拂那样获得圆满结局者为数很少。特别那些本来就处于社会底层的女性,一旦踏上私奔之前途,马上便失去了最起码的社会保障,倘遇男方负心或懦弱等变故发生,等待她们的就是更加悲惨的命运。所以,绝大部分的男婚女嫁,还是在“父母之命”的权威下由“媒妁之言”穿针引线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