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8个字说明了12个月,表述了365天,相传了2000年,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为什么这么精确,为什么这么精练?因为它是民族的智慧,是实践着的真理,它不仅规范了我们的行为,而且启迪了我们的思想。
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
发展要讲节奏。二十四节气告诉我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的节奏,该发芽时发芽、该结果时结果,才有“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这也启示我们发展要遵循规律、讲究节奏,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就会拔苗助长、竭泽而渔,出现不切实际的“大跃进”。发展要讲成本。农谚讲: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说的是谷雨节喜雨,土壤湿润,气候回暖,种豆育秧正是时候,一旦错过,费时费力,事倍功半。改革发展也如此,要学会依时而动,所谓天时地利人和,讲的是时机,核心是成本。发展要讲循环。农耕文化强调种植与养殖互补、生产与生活互动,体现的是循环,验证的是法则。说到这,我想起一个现象:从我记事起,喜鹊就是一身黑白相间的羽毛,在树上搭个窝生活着。而我们呢,50年过去了,棉袄变成羽绒服、平房换成楼房。奇怪的是喜鹊就地取材搭的窝八九级风也吹不掉,而我们用新材料做的广告牌遇七八级风就开始砸车,这究竟是为什么?长此下去,按适者生存推理,和地球说再见的不一定是喜鹊。
不容忽视的“第三只手”
二十四节气讲的是天,说的是地,记录的是自然。古人依二十四节气安排生产生活,实质就是主观适应客观。工业文明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中,学会了运用两只手,便萌生了人定胜天。实际在发展中,只凭政府和市场“两只手”还不够,要想可持续,必须注意“第三只手”——大自然之手,即不容忽视的生态环境。因为忽视“第三只手”,大自然已经亮起红灯:全球每年有3亿亩土地退化不能生长谷物,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今天大自然用雾霾敲响了警钟,再熟视无睹,明天的警钟会是什么?200多年的历史使我们学会了运用“两只手”,2000多年的文化告诉我们还有“第三只手”,事实也证明,经济总量不仅取决于市场能量,依托于政府力量,更受制于生态容量。生态虽然决定不了GDP的增长速度,但能控制GDP的增长长度。因为容量决定总量,这是铁律。
不能丢掉的民族精神
一是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农耕时代,靠天吃饭,就要掌握气象、适应气候。在工具极为有限的条件下,靠双脚追踪候鸟、凭双眼观察作物,困难重重,但先人们不屈不挠,一代又一代反复观测、完善,终于总结出天地呼应、人物相宜、时空顺畅的二十四节气。二是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二十四节气“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联想到大数据,二十四节气堪称鼻祖,2000年前就能预测未来。大家都有感受,立春一近,天气转暖;秋分一过,白天变短;冬至一到,昼夜时间逐渐相反。谁掌握了二十四节气,谁就可以“草船借箭”,这不是算命,也不是演义,这是精益求精的结果。三是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精神。我们不知道二十四节气是谁总结的,只知道它是无数人的集体智慧结晶,而这恰恰体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功成不必在我。正因这种奉献精神,才有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也才有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
为此,建议:一是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整合部门职能,特别是要吸纳综合经济部门参与,系统挖掘传统文化在思想、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价值。二是开发利用好大数据。制定大数据国家发展战略,纳入“十三五”规划;打破部门分割,实现数据开放共享;建立大数据辅助决策系统,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运用大数据思维和技术。三是严格生态红线管理制度。绘制“生态资源现状图”和自然资产负债表,摸清资源底数,搞好生态规划,发挥好生态的控制性作用。最后我想强调一下:所谓生态就是人们对生命、生活、生存的态度,态度端正了,生态也就文明了。
(牛有成委员为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本文系作者3月10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所作的大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