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壮族节日习俗】
春节被壮族视为1年之中的大节。腊月中旬修路和打扫房屋、采办新衣。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近似汉族的“送灶”。小年之后,家家户户开始筹办节日食品,杀鸡宰猪,做年糕,泡米花糖,河口一带还要包粽粑。大年初一,争先恐后地挑新水,边走边拖着草扎的象征牛、马、猪。鸡等的头,口里模仿六畜叫声,以求“六畜兴旺”。有的地区初一清早祭祖后,要让儿童读一会书,家长拨弄一下算盘,妇女则拿少量肥料、谷种撒到田里,以示新年百业兴旺,生计有成。河口县居住在红河和南溪河畔的多为“黑旗军”的后裔,正月二十九日还要过“小年”,又叫“吃立节”(壮语意为过晚年)。相传中法战争时期,因战争繁忙不得如期过春节,战争胜利后已是正月二十八,人们方补过春节,共庆胜利。自称“侬人”的每年到农历二月初一、初二要进行拜年活动。
元阳县“故密给”节,每年过两次,第一次是旧历正月或2月属牛日前10天,准备1只小母鸡、l只公鸡、l条狗,用山草扎成草人,并用红纸剪成衣裳穿上。由寨老抬着草人在前引路,选择4个结实精干的汉子拖着猪、狗,提着鸡跟在后边,沿着村里的主要街道转一圈。把草人和拖着的猪、狗等送到村寨东边固定的石头或树脚下,搭起茅草房,将猪、狗、鸡等宰杀,拿去献祭。第二次在旧历7月,属龙口将大路修好,属马日“打扫寨子”。这次祭扫除杀鸡代替狗之外,与上次祭扫活动相同。祭扫这天,凡是村里的农户都要派1人参加。肉食必须当场吃完,不得带回村里。认为把寨子打扫干净,把妖魔鬼怪驱赶出村,人畜就会免受灾难,庄稼才会长好。
“故密给”节这天,村里人要到寨子上边固定的树林里,在选定的树脚下立一块石头,杀猪祭神。献祭寨神的“寨主”需选择五官端正、四肢齐全、有儿有女、夫妻双全的人担任。“老祭主”要先带领两个助手和其他6个人把树林打扫干净。猪头、猪脚在祭把时煮吃,其余的猪肉、糯米和白酒每户分一份带回家里,认为是“密给”分给的酒肉,这一份酒肉各家都要留到种棉花和开秧门那天带到棉花地头和稻田里去献祭。节目有孕妇或刚死了人的农户,只能在围墙外边等候,由其他人送出酒肉来。主持祭祀的“老祭主”和助手在节日的头两天,必须到温泉洗澡,不得与妻子同床,7天前不准吃牛肉、狗肉、鱼等腥物。过节这天,在划定“密给”的树林外放一盆香面水,凡进入场内的人,先要用香面水洗手。杀猪烫猪的水,刮下来的猪毛,全部要挖塘深埋,如埋得不深,引来苍蝇,就认为这年村里的苍蝇蚊子会多。当天,要搞“赶豹子”活动,即由参与“密给”的人中挑选1名当“豹子”,在吃饭之前、天快黑的时候,端碗肉给“豹子”。“豹子”抬着这碗肉提着一根火柴头正反绕三圈,众人便高声叫喊,意为追赶“豹子”。当“豹子”的人当天吃饭后不再返回和大家共餐,也不许出门串寨,否则就认为当年村里的人畜会遭害。节期,家家户户都要蒸黄、红糯米饭,煮颜色蛋给孩子们吃,还用松树砍成小马给孩子们拖着在村里跑。这天,外村人不得进村,本村人不许上山背柴,当天早上不到水井洗菜,违犯者寨老按规定处罚。节日期间互相请客,全村休息4~5天。男女老少穿上新农,白天男女青年到山上对歌,晚上在村子里跳乐作舞。
吃新米。每年在谷子收割前到稻谷黄熟后,各家自己选定吃新米饭的日子。谷子成熟后,到田里选割4~6把稻谷背回来加工成米,杀一只红公鸡,做水豆腐,煮熟新挖回来的芋头,抬到供桌上献神及在饭桌上献老祖宗。去割谷子的男子要早起,吃饱再下田,如饿着肚子割新谷,被认为当年全家要饿肚子。在往返路上,碰到人不准答话。吃新米饭时要把出嫁的姑娘接回来。长辈先吃一口后,其他的人才能去添饭。第一碗饭不能泡汤。
“土佬满年”。个旧、蒙自等地旧历九月二十八日,为当年去世的老人过“满年节”。节目前,老人的女儿同女婿要带着鸡、酒回娘家烧纸、献饭,请亲友上坟献祖宗。过去,“满年节”要连续举行3年,现在一般只做1年。“满年节”民间有两种传说:一是古时有1个皇帝,请壮族厨师做御膳。有一天皇帝问他:世上什么最甜?”厨师说“盐最甜”。皇帝一怒之下杀了厨师,又另请了1个厨师。这个厨师做菜不放盐,皇帝问厨师:“为什么不放盐?”厨师回答:“皇上说盐不甜,所以不敢放。”皇帝才知道错杀了人,就给杀错的厨师做“满年节”。二是古时有1个皇帝的妃子,是个土佬女子。有1年,妃子的母亲去世。她选好启程的日子(九月二十八)回家给母亲送丧。皇帝说:“天下雨,你不回去。”妃子说:“再大的雨也要去。”皇帝说:“天要下雨,天要下雨。”到了这天真的下雨了。据说,后来每到九月二十八日这天都会下雨,不下雨也要阴3天,天不阴,收成就不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