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知识 > 作家出书称考证出《清明上河图》中824个人"姓名"
作家出书称考证出《清明上河图》中824个人"姓名"
来源: 呼和浩特晚报    2024-09-30 11:37:34   责任编辑: 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 在作家冶文彪看来,《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而这个奇局的线索就隐藏在《清明上河图》的“画眼”中。

 

  【图语:清明上河图】

  布下奇局

  线索就隐藏在“画眼”中

  在作家冶文彪看来,《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而这个奇局的线索就隐藏在《清明上河图》的“画眼”中,“《清明上河图》中最热闹的当属画中央的虹桥,而此时一艘要穿过虹桥的船正急急忙忙放下桅杆,船上、桥上、汴河两侧的行人都神色紧张。虹桥是整幅画的‘画眼’,要解开这个奇局,就要从这里入手”。

  冶文彪说,船要穿过虹桥桥洞,但桅杆高过桥梁,眼看要撞到,船上和桥头、两岸的人这才发觉,船工们也才慌忙放倒桅杆。初看只是一时疏忽,但细想一下,就会觉得不太合常理。河上视野很好,船上船工们显然是常年航运的熟手,桅杆明显高过桥梁,桥梁又没有被遮挡。按理说,不应该临到桥洞前才发现要撞到。而整幅《清明上河图》处处写实,生动逼真,没有一处疏忽,但在“画眼“处,偏偏有这么一件不太合常理的意外事件,这是自己考证的起点。除了这只船遇险,画中还有一处事故,也在画中央。虹桥上,一个坐轿人和一个骑马者似乎为了争路,正在对峙,两边的仆役们撸袖挥拳,剑拔弩张,一场殴斗眼看就要开始。

  考证历史

  小说作者列举三个疑点

  冶文彪认为,《清明上河图》是作为翰林画师的张择端献给天子宋徽宗的盛世图卷,整幅图都一片繁荣,唯独画中央安排这样两场危急事故,显然是有意设计。但宋徽宗作为《清明上河图》的第一个收藏人,并亲自在卷首题五签,显然《清明上河图》的寓意契合了他的心意,那“画眼”处的这两场极不和谐的事故是宋徽宗授意吗?

  此外,冶文彪还列举了三个疑点。首先,它的创作者张择端是一个谜,虽然创作出了这样一幅旷世杰作,但他的生平却只留下寥寥数字的记载,简略至极,详细经历甚至所处年代都无从考证。其次,宋徽宗酷爱艺术,书画双绝,创建翰林画院和书院,张择端就是翰林画师之一。他更下旨编纂《宣和画谱》,系统记载古今名画名录,但《清明上河图》这样超一流神作,官方文献竟然没有收录,“是《宣和画谱》传本缺漏,还是有意秘而不宣?”第三,后世所知的宋徽宗,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亡国之君。其实,宋徽宗也在不断探寻强国之道,他推出过不少政治革新的举措,富国策略十分成功,达到北宋经济最高点。他更想击败西夏,彻底解决西北边境危机。繁荣和危机并存,社会现实和《清明上河图》如此相似,应该不是偶然。

  研究十年

  终让824个画中人“复活”

  冶文彪还发现,画中的人物并不是没有缘由地存在,这824个人物看似平常,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他们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好似在商讨着重要事件,让他觉得这背后似乎隐藏着另一层深意。基于这样的推测,冶文彪开始翻阅史料。冶文彪研究了当时北宋的政治局势,此时的北宋早已阴云密布,金国、辽国虎视眈眈,方腊又在南方造反,臣服多年的高丽国蠢蠢欲动,各方势力剑拔弩张,大军在各地集结,细作、密探、杀手早已埋伏在汴京城内各处。结合北宋政治局势,冶文彪再看画中这八百多人,他发现,这824个人物看似平常,其实都各怀使命、各有暗喻。

  冶文彪当即决定,即使穷经皓首,也要把画中人物一一考证,破解画中隐藏的密码。冶文彪一研究就是整整10年,他查阅大量古籍资料,如《东京梦华录》《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宋史》《宋会要辑稿》《东都事略》《宋人轶事汇编》等,用“把自己活成一个书斋里的宋朝人”的法子,让824个画中人有名有姓有故事地“复活”在长篇历史推理小说《清明上河图密码》中。

  于是,在冶文彪的这本小说中,化名魏迁的大辽间谍已经在茶馆里埋伏了两年,扮作商人的西夏间谍李胜正在另一条客船上焦急等侯消息,而高丽密使则混在人群中谋划一场阴谋。此时此刻,所有的人都已经明白,一旦虹桥下方的大事发生,北宋政治局势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虚实结合

  立足历史的虚构

  冶文彪坦言,小说的基础框架和核心事件都是历史事实,关键人物也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真实人物,可以从《宋史》等史料里查证,其他辅助人物,则是小说虚构的,“画中824个人物要有名有姓有故事,但小说又不能只限于画中人物,画外还有许多关键人物,这样,总数就得在一千人左右,这个人物数量,相当于《三国演义》和《红楼梦》。如何把这么多人自然、有机地编织进故事,是个巨大的挑战。另外,我个人还有个癖好,喜欢小配角,不愿意只把他们当作路人龙套用,想尽力给他们一些笔墨,让他们能有各自的存在感。这样,人物难度就又增加了不少”。

还原历史本就是高难度的活儿,想要虚实结合浑然一体,更是挑战。冶文彪说,他根据核心历史事件构思一系列推理谜局,微案、小案、中案、大案,连环相扣,彼此关联,形成一张庞大的谜案网,“每个案子都尽量求新、求奇、求变,设计量太大,很耗神”。冶文彪希望,通过这部小说,能够对宋代社会和文化进行系统、全面的描绘,因此他计划把《清明上河图密码》写成五部,“按照士、农、工、商、兵五大社会区域,分成五部,每部一个主题,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是五个社会扇面,最终拼成一幅宋代社会全景图”。  
【本文责编: 沈碧梅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