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知识 > 《孙子兵法》被误读最多的十大关键点
《孙子兵法》被误读最多的十大关键点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1:37:13   责任编辑: 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 这是由于多音字导致的最大误会。孙子兵法》里这句话,误了好多人,以为《孙子兵法》就是三十六计,就是诡诈取胜。现在好多出版社把《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合成一本书,似...

【图语:孙子】

  一、“以正合,以奇胜”:应该念“以正合,以奇(jī)胜”

  这是由于多音字导致的最大误会。奇(jī),兵法原意是指的是多出的部分,即在以正兵与敌人交战的时候,永远要预备一支多出来的兵力,就是奇(qí)兵。奇兵能出其不意,在战斗中突然打乱敌人的部署,是致胜的关键。所以这句话的“奇”不是奇(qí)谋诡计,而是“分战法”的基本法则。

  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比“知彼”更重要

  兵法原意强调“知己”,并把“知己”放到了“知彼”的前面,把自我审查看得比打探敌情更加重要。而人们总是想当然地忽略了“知己”的重要性,把自己的优势看得过大或者过小,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危险,一味地在对手身上找获胜的机会。

  三、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孙子兵法》的“计”是计算,不是诡计

  《孙子兵法》的第一个字就是“计”。“计”不是谋,不是出主意、想奇招;而是全面准确地计算敌我双方实力的差异。孙子从五事七算的角度,把战争之前需要计算的事项一一列出,从实力计算中判断战争胜负的可能性,由此算出这仗能不能打,不能打就要躲起来,不能有侥幸心理。

  四、“兵者,诡道也。”这句话误了很多人

  《孙子兵法》里这句话,误了好多人,以为《孙子兵法》就是三十六计,就是诡诈取胜。诡诈归诡诈,但人家不上套,你再诡诈也没用。诡诈在兵法里,不是主要部分。现在好多出版社把《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合成一本书,似乎兵法就是奇谋巧计,这是误区。

  五、其实孙子反对“百战百胜”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百战百胜意味着一百场战争的胜利都未能彻底解决敌人,徒徒消耗了敌我双方的人命和资源。而兵法原意不仅要保全己方的人命与资源,也要尽量保全敌人的资源(因为那是战后的胜利果实),从而追求一战而定。即通过一场全面胜利的决战,来彻底地解决战争。在这场决战机会到来之前,最好的策略是备战和等待。

【本文责编: 沈碧梅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