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知识 > 宋朝有料:赵匡胤迁都风波内幕
宋朝有料:赵匡胤迁都风波内幕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1:35:43   责任编辑: 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 开宝九年(976年)正月,赵匡胤颁布诏书,他将于四月起驾洛阳,去那里巡视参观。

【图语:北宋与契丹对峙图】

  迁都之争

  开宝九年(976年)正月,赵匡胤颁布诏书,他将于四月起驾洛阳,去那里巡视参观。当然了,赵匡胤的理由非常地合情合理:洛阳那里,有我父亲赵弘殷的永安陵,我要回乡祭祖。

  殊不知,对于这么一个理由,文武百官却给出了一个统一的答案:不同意。

  在这些反对的人中,以起居郎李符的态度最为坚决,他一口气提出了八个困难,誓死要让皇帝收回成命。

  京邑凋敝,一也;宫阙不备,二也;郊庙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内民困,五也;军食不充,六也;壁垒未设,七也;千乘万骑盛暑扈行,八也。

  ——《续资治通鉴·卷十七》

  史书记载,面对李符这八个难题,赵匡胤的回答也是那三个字:不同意。

  要知道,在历史中的李符,是一个非常善于拍马屁、迎合上意的大臣,否则的话,他也不会成为赵匡胤的贴身管家,负责记录皇帝所有的言行(起居郎)。

  那么,为什么这位赵匡胤的死党,都要提反对意见呢?或者说,这位赵匡胤皇帝,他为什么非要一意孤行,谁的话也不听呢?

  其实,这个原因非常简单,同年四月,在按照原定计划、在巩义祭拜了自己父亲后,赵匡胤终于说出了这个秘密:“朕意已决,迁都洛阳城。”

  此言一出,天下震惊,赵匡胤的心腹大臣、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立刻死谏道:“陛下万万不可,洛阳要啥没啥——一没粮,二没兵,而开封兵强马壮,势力更是根深蒂固,咱们为什么要仓促迁都洛阳城呢?”

  对于这番质疑,史书上对赵匡胤的回应记录,就四个字:上亦弗之。

  为什么不搭理你,因为赵匡胤在等一个人,一个真正需要提反对意见的人。

  这个人,就是晋王赵光义。

  面见自己的哥哥后,赵光义从多方面的考虑出发,最后委婉地告诉自己的哥哥道:“仓促迁都,不太可行,且行且珍惜。”

  殊不知,面对弟弟的这番肺腑之言,赵匡胤却回答道:“迁都洛阳,只是权宜之计,早晚有一天,我要迁都长安。”

  亲爱的哥哥呀,你到底是咋想的呀?

  要知道,经过了五代十国的洗礼,长安比洛阳还要破旧不堪,因此更不可行。于是,赵光义马上撩袍跪倒,玩儿命叩首,希望皇帝收回这个成命。

  看见弟弟这样拼死觐见(叩头切谏),赵匡胤马上解释道:“我之所以要将都城西迁,没有别的目的,就是要凭借险峻的地形来阻挡敌人,借此裁掉大量的军队,仿效周朝、汉朝的办法,来治理天下罢了。”

  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续资治通鉴.卷十七》

  请注意,在这里,赵匡胤一共说了两个问题:

  第一,打仗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其中“天时、人和”全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唯有“地利”才是货真价实的真金白银。看来,赵匡胤非常明白这个道理。

  第二,在一个根本无险可守的地方安家,只能雇佣大量的军队,这就产生了一个让宋朝一直苦不堪言的冗兵问题。可见赵匡胤的高瞻远瞩,以及解决这个办法的具体措施。

  好吧,既然那么的合情合理,那就开始迁都吧。

  且慢,就在此时,在自己哥哥那得意的表情下,赵光义却慢慢地说出了五个字:“在德不在险。”

  此言一出,史称赵匡胤“不答”。赵匡胤为什么不答,或许,赵匡胤被这句话震住了,或许,赵匡胤觉得这句话“太幼稚”了,人家根本就不想答。

  再或者,这里面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

  字面上解释,所谓的“在德不在险”,就是说“要重视德、重视民心,而不要依靠地利”。这就是孟子所谓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通俗地解释,赵光义这是在教育自己的大哥,别老想着没用的地利,咱们要施仁政、揽民心,做到全民一心、共同抗战,到时候天下自然就太平了,咱们的江山就千秋永固了。

  这番言论,对吗?

  时至今日,每一个人都清楚无比,赵光义这是在说梦话,这就是他编制的一个虚无缥缈的梦!

  在德不在险,这句话根本就靠不住!

  但是,您想过没有,赵光义的“在德不在险”不靠谱,赵匡胤的“在险不在德”,就真的正确吗?

  这件事情的真相

  如今,咱们在讨论这件事情,在探讨这句“在德不在险”的时候,无非就是从四个方面出发:第一,政治;第二,经济;第三,文化;第四,军事。

  在这四个元素中,洛阳和长安占其一,而开封占其三。这样算的话,占据三个方面的开封,它的胜算还是蛮大的。然而,开封唯一没有占据的那个方面,就是洛阳和长安唯一占据的那个方面,则是一个王朝最要命的保障。

  这个方面,就是军事。

  从军事防御上看,洛阳和长安确实优于开封。这两个地方群山围绕、易守难攻,还有虎牢关、函谷关、潼关等坚固的要塞,绝对是控制诸侯、称王称霸之所。因此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的王朝选择它们作为自己的都城。

  反观开封,这里四通八达,周围一马平川。虽然交通便利,但是周围没有任何的山川、要塞当做依靠。因此这里易攻难守,一旦敌人进攻这里,帝国就岌岌可危了。

  除此之外,自燕云十六州割给辽国后,开封就更加危险了。由于没有长城的保护,辽军一旦南下,他们的铁骑就将在华北平原上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而且只要渡过黄河,敌军就可以直接兵临开封城,开始恣意妄为地攻城了。

  因此,开封城的军事方面的短板,就成为选择其为都城的一个明显劣势,而且终北宋的一生,这都是一个没法解决的难题。

  综上所述,赵光义的“在德不在险”,这是错误的;而赵匡胤的“在险不在德”,这才正确。

  真是这样吗?

  如果地利真那么重要的话,那个曾经辉煌一世的汉朝,为什么亡国了?那个占据潼关要塞的唐朝,为什么也亡国了?那个在“难于上青天”的后蜀里天天醉生梦死、开怀畅饮的孟昶,他为什么也亡国了?

  上述这些朝代的首都,无论是洛阳、长安,还是成都,这些城市都比开封的地利强一百倍、一千倍,甚至一万倍,那么这些国家,为什么没有长治久安呢?

  所以,“在险不在德”这句话,就真的正确吗?

  那么,假设赵匡胤明白这个道理,他为什么还要这样说呢?

  换一种思维模式,如果你的国家拥有一个四代经营(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的都城,早已繁花似锦、车水马龙,成了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都市,并成为无数人的梦想与骄傲时,突然有一天,君主却告诉你:“我们要搬家了,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里地形不好,我们要去一座贫瘠的城市,然后从头开始建起。”

  听到这番话后,你会作何感想?

  说出这句话的人,他又会作何感想?

  要知道,自古以来,迁都都是一个大手笔的买卖!要凭空修建一座崭新的都城,这谈何容易?这需要大量的金银和无数的劳动力,否则绝不可行。而且万一花钱太多,动摇了国家的根本,这个问题可就复杂了。因此敢于迁都的君主,如武则天、朱棣,他们都处于一个强国盛世的时代,否则想都不要想!

  那么,赵匡胤的时代,是一个强国盛世的时代吗?

  北汉、吴越、契丹、党项……因此,我个人绝对相信,作为一个英明神武的君主,赵匡胤不可能不考虑这些事情。他也肯定知道,这种强行迁都的后果,以及“在德不在险”这五个字的根本含义,所以他根本就不想迁都。

  那么,赵匡胤不想迁都,他为什么又要执意迁都呢?

  这个问题,则要从另一个方面考虑了。根据成本来计算的话,如果赵匡胤放弃了开封城,谁将蒙受最大的损失?又是谁,将放弃自己的根据地,最终一败涂地?

  是赵匡胤吗?还是另有其人?

  拨开历史的迷雾,还原事情的真相后,我们找到了那个真正的利益受损者。

  这个人,就是晋王赵光义。当时的他,是宋朝开封府的府尹。

  开封府的府尹相当于现代的开封市市长。在宋朝漫长的历史中,很多名人都当过这个官职,比如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等。当然了,这些人都是混一个简历而已。但是,在赵匡胤时期,这个官职却显赫无比,甚至权限都模糊不清了。

  为什么?因为,身为开封市市长的赵光义,他本身就有两张面孔,两个不同的身份,最终变成了一个魔鬼与天使的结合体。

  简单来说,赵匡胤在京城的时候,赵光义规规矩矩地当孙子,他就是一个小市长,干市长该干的活;但是,一旦皇帝离开京城,赵光义立刻摇身一变,直接变成了这个国家的代理皇帝,甚至能够自主地发号施令。

  当然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也是赵匡胤一手策划的结果。毕竟抢夺后周天下时,自己的根基不稳,当然要扶持一下最信得过的弟弟,让他成为帝国的一块基石。

  然而,等这块基石不断变大后,赵光义也确实没让哥哥“失望”。据学者考证统计,赵光义借助首都市长的权力,结党营私、苦心经营,不断地培养自己的势力,最后形成了一张属于自己的权力网。这张网不仅无孔不入,而且权力还大得吓人!

  举一个例子,你就会知道这张网的威力了。

  当时有一个将领叫党进,此人孔武而有力、质朴无心机,深得赵匡胤的喜欢。由于大大咧咧的性格,党进经常顶撞赵匡胤,赵匡胤知道他就是这么一个人,所以一直没发脾气。久而久之,党进就养成了一种无法无天、唯我独尊的性格。

  并且此人还有一个特点——好管闲事。

  《宋史.党进传》记载:只要党进看见街头有豢养宠物的,他一定要拿走放生,并且痛骂一句:“买了肉不去供养父母,却用来喂养这些畜生!”

  人家养猫养狗关你屁事,就是养一个宠物自己玩,你非要横一脚,这不是找揍吗?但是,大家都知道党进这个人不好惹,所以大家敢怒不敢言。

  有一天,党进在街上溜达,他突然看见一个人在遛鹰。于是,党进直接冲了过去,他执意要放走这只老鹰。结果,遛鹰人急了,大喊一声:“这是晋王的宠物!”

  此言一出,你们猜党进怎么着?他立刻跟老鼠见了猫一样,马上毕恭毕敬地说道:“你可要小心地喂养。”

  除此之外,《事实类苑》记录得更狠:当听说这是晋王的宠物后,党进立刻掏出了一笔钱,交给这个遛鹰的人,让他买些好肉喂鹰,并且小心翼翼地嘱咐道:“你要小心谨慎地看护,不要让小猫、小狗伤害它。”

  这么一个性格暴躁、动辄骂人、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一听到晋王的名号,立刻吓得前倨后恭,还要自掏腰包,生怕这个人去告状。

  单凭此事,赵光义在开封城的势力,也就可见一斑了。

  因此,如果这是事实的话,那么这个迁都之争,也就能够解释清楚了。

  从一开始,赵匡胤就没打算迁都,他之所以要执意迁都,就是要威慑一下这位在开封城“羽翼丰满、唯吾独尊”的主儿,并狠狠地敲打他一下,让这个人清楚地知道:你的上面,还有一个我!

  别看你在开封城闹得欢,老子随便翻一下手掌,就能让你一直拉清单!直接迁都,我就能让你的势力重新洗牌。

  因此,你给我老实点儿!

  可惜的是,现在的很多人,他们根本不懂这里面的秘密,还为了那几个字争来争去,实际上全都中了赵匡胤的诡计了。

  因为他们争夺的东西,根本就不是那五个字!

  现在,用一位伟大的厚黑政治家的一句话,来揭露这件事情的整个真相吧:

  观点斗争是假的,方向斗争也是假的,只有权力斗争,才是真的!

  在这个案例中,赵匡胤与赵光义争来争去,根本与开封、洛阳、长安没有丝毫的关系,哪怕换成北京、上海、广州,他们也一样能拼个你死我活。因为他们争夺的重点,根本不是这些城市,而是为了一个最终的目的——权力。

  这,才是宋初这场迁都争论的真相。

  总结一下吧,虽然在历史上,这场迁都事件最终流产,赵匡胤也返回了开封城,然而,这场名义上的迁都之争,实际上是宋朝高层权力阶层的一场政治斗争,却留下了两种可能,两个无人能解的问题:

  第一,赵匡胤根本不想迁都,这只是一个逢场作戏,威慑赵光义的举动。

  第二,无论赵匡胤想不想迁都,决策权都不在自己这里,因为赵光义不同意!

  还记得赵光义说完“在德不在险”后,赵匡胤“不答”吗?对于这么一位动不动就敲人大板牙的皇帝,他居然能够容忍这位“以下犯上”的弟弟,赵匡胤的表现,确实耐人寻味。

  因此,如果相信第一种可能,则这个国家的主人,还是赵匡胤;如果相信第二种解释,那么从这一刻起,这个国家的主人,实际上已经换成了赵光义。

  请选择自己心中的答案吧。

  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倾向于第二种解释的,否则的话,你没法解释北宋之初的那个世纪之谜,没法探讨那场永载史册的“斧声烛影”。 

【本文责编: 沈碧梅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