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核心观注 > 从手写汉字看文化传承:重拾手写体
从手写汉字看文化传承:重拾手写体
来源: 光明网    2024-09-30 10:41:02   责任编辑: 解楠   www.k618.cn
内容提要: “今天,你还会写字吗?”这个原本不成问题的问题,在今天却成了问题。

  “今天,你还会写字吗?”这个原本不成问题的问题,在今天却成了问题。

  豆瓣网上有个兴趣小组,取名“温暖的手写体”。“喜欢手写体,喜欢笔尖的流畅感觉”,“温暖的句子,只有手写才能温暖”……一群对“用手写字”满怀温情的人们,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唤起了很多人对曾经习以为常的“写”字的集体怀恋。

  还是在豆瓣网,由网友“连过五人”发起的“晒字迹”活动刚刚结束,“拿出你的纸,拿出你的笔,再来一句简单的话语,”1869名网友响应了这个号召,在他们上传的1300多张字迹照片中,有抄录的名家诗词,也有偶然的心绪随笔,有珍藏的情书、信件,也有存留的课堂笔记、作业和试卷,每一件作品风格不一,但温馨的字迹都记录下了流逝的岁月和心情。

  “中国人素有浓郁的汉字情结,只是现在大家用笔的机会越来越少了”,网友的感慨触动了人们钝化的神经,提醒我们关注一个不该被忽略的问题——

  今天,你还写字吗?

  随着手机、电脑的日渐普及,汉字书写脱离日常生活正在成为一种趋势,青少年汉字书写水平下降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教育部2015年在全国七个省(市)进行的一项关于汉字书写水平的调查显示,接受问卷调查的3000多名教师中,有60%的人认为现在学生的书写水平下降或者是明显下降。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动笔的最好阶段,汉字书写一定要在这段时期打上扎实的基础。现在孩子们用电脑的机会更多,一些孩子家长不太重视汉字书写,有时孩子连写个作文都要打印出来。”北师大实验小学教学主任贾红斌对此很是无奈。

  更加让人忧心的是,大学生用笔的机会更少。“我们寝室人手一台电脑,老师上课的讲义、资料都是通过公邮共享,大多数地方填表也都要交电子版,和朋友们的交流更是少不了电脑”,进入大学刚刚两个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新生单敏敏越来越意识到,大学里需要更多接触的是电脑而不是书写。

  汉字书写机会越来越少,提笔忘字的事则越来越多。光明网正在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1.5%的人承认自己有提笔忘字的经历。“使用电脑、手机时间越长,提笔忘字越来越频繁,有时候明明很熟悉的字都可能一时想不起,非得掏出手机打个拼音不可。”中央财经大学07级保险学院的冯同学说。

  20年前,五笔输入法解决了汉字输入的难题,时至今日,汉字在电脑时代早已畅通无阻,但技术使用的深度和频率却不可避免地减少了汉字书写的时长和频度,越来越多的人从“会写”退化为会“辨认”,古老的汉字正遭遇着国人的“冷遇”。

  汉字有感情,手写很温暖

  “横平竖直写字,方方正正做人。”从学字开始,我们就明白,汉字决不仅是一种信息符号和交流工具,它蕴含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著名诗人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对此大加赞叹:“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表示,汉字的书写分为应用和艺术两个范畴,汉字的各种形体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创造,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基石。

  王宁,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数十年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工作,每每板书,必引来学生一片赞叹。她说,“喜欢写字的人,随时随地都想写。写,是为了表达一种感情,与用电脑不是一种状态。”

  七八年前,王宁开始了“书写汉字学”的研究,她是想通过自己的学术建设告诉大家,书写是有规则的,它凸显着一种自然美化,“一个字,怎么写叫好,怎么叫不好,以前从没研究过,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写字的普遍规律。”

  古稀之年的王宁常用电脑和手机,但很多时候她还是喜欢用笔写,发短信也习惯手写输入。“文字的性质是什么?不是简单地传播信息,把语言书面化。文字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事项,而且是一个现代化的文化传播工具,一个人文符号。”

  “文化符号怎么能千篇一律呢?人文符号一定要由人来体现啊,如果一切都机械化了,社会就没有了审美,也就变得贫乏而丧失了想像力。”王宁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用电脑、手机后,不能把书写完全诉诸机器的根本原因。

  书写态度最重要,提笔即是练字时

  电脑时代,我们如何化解汉字“书写危机”,重温汉字之美?在今天,这个话题变得迫在眉睫。

  “把汉字书写危机完全归罪于现代技术,显然是站不住脚的。”采访中,众多专家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王宁对此态度鲜明,她认为,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养才是化解书写危机的根本之道,社会不能光讲物质层面的东西,一些精神的、人文的意识必须重新提起。当然,当务之急还得从教育入手。

  “识字教学境界、质量不高,只讲认,不讲写;写字教学缺乏科学性、规范性,许多老师根本不知道怎样教,这是当前基础教育环节的突出问题。”而王宁正在以自己的积极行动,解决基础理论的创建问题,“小学识字教学中,应该给老师一个基本规则,让老师在要求学生正确笔顺的同时,告诉他们,为什么要有这样的笔顺,通过规范教学,把汉字的自然美告诉孩子,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对汉字有感觉,让他们会写、爱写。”但她同时提醒人们注意一个误区,就是把书写汉字和书法混为一谈。“书写汉字绝不等同于书法,我们强调中小学生的书写教育,主要是对其自然审美的要求,首先要会写字,写得规范。”她不主张“字还不会写几个就去练书法”,“我们不要求每一个公民都懂书法,都成为书法家,但写字应当成为公民的一种文化素养。”

  令人略感欣慰的是,书写退化的趋势已经在逐渐改善。“90后就比80后强,应该承认,有很大的进步。”王宁直率地说。记者在查阅教育部相关文件时也发现,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今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出:“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规范汉字书写”,再次强调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

  另据了解,针对目前汉字书写存在的问题,有专家呼吁将书写规范列为小学必修课,广东、天津等城市目前已将书法课列为中小学必修课,专用教材编写以及专业教师培养工作将同步推进。在其他城市,多数学校也已经开始通过专业课程、兴趣小组的方式培养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学习。

【本文责编: 解楠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