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核心观注>古人与“避讳”有关的趣闻,尴尬又好笑
古人与“避讳”有关的趣闻,尴尬又好笑
来源: 北京晚报  2016-12-19 09:04:00   责任编辑:解楠  www.k618.cn
内容提要:五代冯道,历朝为相。有一次,他命一个门客为他讲《道德经》。门客连称:“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冯道听了也不觉笑倒。原来《道德经》第一句话就是:“道可道...

  五代冯道,历朝为相。有一次,他命一个门客为他讲《道德经》。门客连称:“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冯道听了也不觉笑倒。原来《道德经》第一句话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犯了冯道的讳。

  北齐有个熊安生,去见和士开与徐之才,因为徐之才的父亲名雄,而和士开的父亲名安, 他想自己姓名中“熊”字犯徐父讳,“安”字又犯和父讳,于是就自称“触触生”。

  唐朝著名诗人李贺,一生不应试,就与这个避讳有关。据记载:韩愈曾写信给李贺,劝他考取进士,李贺答应了,这时与李贺争名的人诋毁说:“李贺的父亲名晋肃,‘晋’与进士的‘进’同音,是犯讳的”。李贺一听,遂不再应试了。

  宋时有个州官叫田登,讳言“登”字,连同音字也不许提,谁要是触犯,必受重责,所以一州人都称“灯”为“火”,不敢有所触犯。元宵节晚上应该照例张灯,于是衙门大书通告:“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流传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一语即源出于此。

  南宋钱良臣,讳言其名。他有个儿子,据说很聪明,每读经史,见有“良臣”二字,就 改呼为“爹爹”。有一天,读《孟子》有“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之句,就改口 道:“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可谓搞笑。

【本文责编:解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