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二十四节气专题>二十四节气之谷雨>资讯 > 古代诗人笔下的“谷雨”
古代诗人笔下的“谷雨”
来源: 承德晚报    2024-09-30 12:15:31   责任编辑: 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谷雨之春,山川原野,色彩缤纷,婀娜多姿,那些个才情横溢的诗人们不甘寂寞,文思涌动,如雨来春潮,描摹胜景,自有风韵。

 

  【图语:谷雨】

  谷雨之春,山川原野,色彩缤纷,婀娜多姿,那些个才情横溢的诗人们不甘寂寞,文思涌动,如雨来春潮,描摹胜景,自有风韵。

  明代朱有燉在《元宫词》中描绘:“谷雨天时尚薄寒,梨花开谢杏花残”。作者生活在中原的河南,想到了迢迢千里之外的北方,季春时候,虽然谷雨飘至,可是青绸罗缎,尚觉寒意悠悠,山野之中、梨花、杏花已凋零如泥,笔端流露着对于春光流逝的丝丝的惋惜之情。

  不过,在宋代诗人艾性夫《春晚》里,并不伤悲,“花风摆脱老红去,谷雨将迎稚绿来。”那些早早开放的花儿此时已经变成残花,春风轻拂枝条,它们簌簌落下,谷雨就要来了,那时候,一片稚嫩的绿色将铺满田野,生机盎然的情景令人憧憬。品读这样的诗句,总给人一种希望所在,着实振奋人心。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展现了另一番勃勃生动的景象:“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诗人笔下的婉约江南,谷雨纤细如丝,春意已深,蜡梅花儿如春天里的百花使者,嗅着春风,深情开放,富丽之花的牡丹此时刚刚钻出花萼。诗人对于春天的留恋、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宋代刘过《春日即事》写到:“谷雨笋茶俱俊美,条风杞菊竞甘腴。”画面中,谷雨轻落,清风摇枝,一生布衣的诗人,客居他乡,并不伤悲,他的眼中,竹笋、绿茶如俊美后生,青春焕发,枸杞和菊花,竞相开放,甘美之味,沁人心脾,那份自得其乐,足可见内心的厚达与安适。

  还有很多诗人在诗歌中关注到谷雨之中的农事活动。明代钱谦贞《清明后晚出北城至顶山寺登白龙庙作》写到:“社鼓冬冬催谷雨,炊烟续续过清明。”行旅之中,诗人耳畔传来咚咚的社鼓声,原来,乡民们在祈求天降甘霖,给脚下的这片广袤的土地带来生机,诗人不经意间的几笔,生活的厚重真实和对于农事的关切之情如清涧小溪自然流淌。

  宋代王禹偁《和陈州田舍人留别》:“茶烟静拂听琴鹤,谷雨轻笼锄麦人。”奉天子之命“劝农”的诗人,来到陈州田间,茶园云烟,宛如仙女裙裾,耳边琴鹤和鸣;谷雨绵绵,如烟朦胧,锄麦人立于田间,劳而忘归。诗人的笔下,农事活动宛如一幅安静祥和的江南水墨,引人入胜。

 

【本文责编: 郝菁 】
上一篇: 谷雨养生吃香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