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家庭教育之汉魏六朝篇】
三国时期的曹操,毕生为统一中原而戎马倥偬,东征西讨,日理万机,然而他在鞍马劳顿之间,仍然十分注重他的儿子们的教育。
曹操的儿子较多,曹昂、曹丕、曹彰、曹植、曹熊等长成后都先后封侯,从政从军,辅佐曹操。幼子曹冲亦颇聪颖,相传有曹冲称象的故事,可惜少年夭折。其余各子,如曹昂因随父征战,死于宛城。曹丕继承父志,废汉立魏,文韬武略亦不逊于其父。曹植颇有才名,为“建安七子”之一,尤其在诗赋方面多有建树。曹彰尚武,深通武艺,攻城必克,战无不胜,很受曹操钟爱。
作为一代有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的曹操,对儿子们的教育是颇费心血的。在他的幕府下,文臣武将,济济一堂,如谋士郭嘉、程昱[yu玉]、荀攸、孔融、贾诩、杨修、钟繇[yao摇]、陈琳、司马懿等,武将有曹仁、夏侯敦、典韦、许褚、李典、张辽、徐晃、张郃[he合]等,他们不仅是听命曹操的重臣,而且也是曹操用以教育儿子们的良师。其儿子们的成长,或文或武,大多得益于他们的教育。
曹彰是次子,字子文,少善骑射,膂力过人,能手格猛兽。曹操知道兵家之事是极险的,对曹彰尚武而鲁莽的性格颇为忧虑。一天,他教诫儿子:“汝不读书而好弓马,此匹夫之勇。何足贵乎?”要求曹彰好好读书,成为儒士。然而曹彰说:“大丈夫当学卫青、霍去病,立功沙场,长驱数十万众,纵横天下,何能作博士耶?”曹操遂问其志,彰说:“好为将。”操问:“为将则当如何?”彰答:“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赏必行,罚必信。”操听儿子言,深感此儿有为将之志,高兴得大笑。此后曹操亲自为儿子传授兵家之学,并请武将传授武艺。建安二十三年,代郡乌桓反,曹操令曹彰带兵五万讨之,以考验其实战能力。临行时诫之:“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法不徇情,尔宜深戒。”由于曹彰在父亲的精心教育之下,精通兵法,又深通武艺,所以到代北之后,身先士卒,指挥若定,势如破竹,很快平定北方,班师凯旋。曹操常对儿子们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尔等与孙仲谋若何?”并经常以统一中国,平定东吴、蜀汉的大业,激励儿子们奋发向上。
曹植从小深受曹操的影响,爱好文学,于是曹操请杨修、陈琳、钟繇、王朗等文臣作为曹植的老师,不仅教给他文学知识,而且还教以治国平天下的治政能力。杨修为人旷达,意气豪迈,才华横溢,人称:“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为学与治国之道,彻夜不息。在杨修等人的教导下,曹植的才华在诸兄弟中佼佼超群,深得曹操的钟爱,以致有意立植为世子。为了考核曹植的真才实学,曹操经常以政事为题考问,曹植在杨修等人的教诲下,于军国之事广博学习,常常对答如流,出口成章,语惊四座。曹植所写的《铜雀台赋》,就是曹操命题的急就之作,流传甚广。
曹操为防止其诸子为争王位,相互倾轧,故在他临终之前召曹洪、陈群、贾诩、司马懿等托付家事。他说:“孤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群雄皆灭,止有江东孙权、西蜀刘备,未曾剿除。孤今病危,不能再与卿等相叙,特以家事相托。孤长子曹昂,刘氏所生,不幸早年殁于宛城;今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孤平生所爱第三子植,为人虚华少诚实,嗜酒放纵,因此不立。次子曹彰,勇而无谋;四子曹熊,多病难保。惟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我业。卿等宜辅佐之。”至死仍不忘嘱咐文武大臣教育和辅佐他的儿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