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教育的美好】
这绝对是一堂美好的课——苏格拉底把几个学生带到一块麦地,说:“你们去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不久,学生们两手空空、垂头丧气而又心有不甘地来到苏格拉底面前,这位智者开始了他的引导:“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棵麦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根麦穗就是你们刚刚遇到的”。苏格拉底这节课的意图是让学生悟出把握时机的道理。毫无疑问,两千多年前的这堂课,成了前人教育智慧的传奇,更是教育之美的经典。
二十多年前,一位老师接收了一个人人都不愿意教的班级,因为他们成绩差、表现差。面对这种境况,这位老师毫不退却,直面困难,怀着一颗虔诚的心,用爱、善良和她的智慧,把这一群人人都嫌弃的“调皮蛋”调教成了分数不高但懂礼貌、文明、有孝心、懂感恩的人,以至于二十多年后,这些当年分数不高的学生个个满面春风的来到学校看望他们的老师时,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教育的美好,那种温暖的场面、惬意的感觉,不就是教育之美吗?这事就发生在我的身边,就在我们的老师之中呢。
很是庆幸我们那个时代的读书,每天背着小书包,几本书、几个本子,无忧无虑地上学、放学,老师几乎都不留家庭作业的,也没那么多竞赛、检查和才艺训练,周末虽然只有一天,可绝对是自由自在的,该上学上学,该放学放学,该做操做操,该扫地扫地,老师就要求我们把话说明白,努力把题做对,把作文写通顺,把想法表达清楚,就是那么平淡无奇,那么自然而然。可是,教育的这种美好,不知从何时起,慢慢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消失。
是什么偷走了教育的这种美好?
是人们缺失信仰偷走了教育之美。如今,人们更多的是信奉功名利禄,更多的是以财富多少、权力大小作为成功与否的标准,于是传递给学生成功的标准就只有金钱和权力了。而在人的心灵深处却没有一样可以固守的价值观——信仰,结果没了教育之美。
是家长、学校专注面子偷走了教育之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时刻都把面子放在第一位,是否读名校、是否是名校比孩子的成长更重要,总和别人比面子、比排名、比状元,什么都比,于是心生浮躁、徒生烦恼,结果教育之美没了。
是人们缺乏敬畏偷走了教育之美。违背教育规律、不顾学生成长的规律,一个劲地追求高强度、高效率。殊不知,人如果没有了敬畏,就不会守规则、就不会认真做事、就不会善待生活。没有了敬畏,人就无法无天,我行我素,胆大妄为。教育都这样做,哪还有美呢?
是人们缺少感动偷走了教育之美。对世间美好风物的感动,是人之常情。感动可以洗涤人的灵魂,可以让人在这个过程中升华人格,荡涤心绪。然而,今天教育中那么多感动的人和事却很难让人感动了。这些,有的是因为信任危机,有的是因为矫情过度,还有的是因为虚假泛滥所致。人一旦缺乏生活中的感动,就会如枯井一般,尤其是对教育的感动,一旦匮乏,人的灵魂贫瘠,荒草丛生,结果教育之美没了。
是人们不知足偷走了教育之美。俗话说“知足常乐”,可如今也都只是挂在人们口中自嘲而已。物质上追逐不疲,名利上欲壑难填,还美其名曰“至死方休”、“绝不服输”。更有甚者,传递什么“四十岁挣不到四百万就是失败”的成功价值观,把趁早捞权、趁早找钱当成教育的必经之路,丝毫没有满足感,结果没了教育之美。
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总的来说,生活最令人向往的目标是快乐,我们最好是通过在一切事物上的节制有度和文化的教养来获得它”。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教育最令人向往的目标是美好呢?教育没有了美好,哪会有人的快乐?
是什么偷走了教育之美?我看就是我们自己!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的好:“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衡量教育的美好,太多的时候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尺度,这个尺度,就是德谟克利特说的“节制有度和文化的教养”。我们有吗?有,教育会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