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代圣贤>中国古代名师——孟子
中国古代名师——孟子
来源: 立身教育国学网  2014-09-11 18:02:00   责任编辑: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图语:孟子:公元前372年—前289年,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当他的得意门生公孙丑询问有的君子为何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时,孟子回答道:“...

 

  【图语:孟子:公元前372年—前289年,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生平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汉族,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教育思想

  孟子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一生以学习孔子为志愿。在稷下学宫的讲坛上,孟子是代表儒家学派进行辩论和讲学的大师。孟子热爱教育,尊重教师,乐于为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往者不追,来者不拒。”他把收徒讲学、传授知识,看成人生的乐趣之一。他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是第一次提出把培养天下优秀人才当作人生乐事,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把“教”与“育”二字联用。

  朴素的教育兴国理念。孟子最早认识到教育对于强国富民的重要意义。《孟子·离娄上》指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他认为好的政治既不是完善的政治制度,也不是高明的统治手段,而恰恰是教育。孟子认为统治阶级“得天下”之道在于得民心,而得民心之道,用一般政治的手段不如用教育手段有效。孟子认为,在解决了老百姓的吃饭穿衣问题后,就要兴办学校,普及教育,主张“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以“明人伦”。他在《孟子·告子上》中说:“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因此他虽然相信性善,但也很重视后天环境对人性情的改变,所以提倡发展教育,使弟子明白人伦孝悌之道。通过教育讲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人伦”规范,提高民众的仁义道德水平与智慧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习俗,天下也就“归仁”了。

  启发思维的教学原则。启发思维,指在教育中抓住最佳时机,深入细致地做好教育工作。它来源于孔子“循循善诱”的思想。孟子对此方法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孟子·尽心下》提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提倡学生大胆质疑、设问,然后诱导释惑,把孔子所重视的“阙疑”精神向前推进了一步。我们当然不应该提倡怀疑一切,但“疑”与“思”有一定的联系,不疑则不思,提倡多问几个为什么就是“思”,是启发思维的起点。

  磨练意志的教学思想。历代学者主张锻炼意志,以利于人们建功立业。《孟子·告子上》指出:“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这样,才会增加能耐,提高本领,承担大任,有所作为。孟子还勉人积极进取、舍生取义,与孔子勉励人们持以恒心、杀身成仁的思想如出一辙。人的意志正是在勤奋学习,刻苦工作,敢于吃苦,勇于牺牲的过程中得到锻炼的。

  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首先要专心有恒。孟子反对那种三心二意和心不在焉的学习态度。他认为,是否专心,对学习的好坏关系极大。不仅要专心,还要坚持不懈,不能一曝十寒。“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他曾例举“掘井”作譬喻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意思是说,做一件事譬如掘井,掘了六七丈深还没掘到地下水,依然是一口废井。人而无恒,半途而废,犹为弃井也。这是处事的一般道理,同样适用于教育。它既指教导者教导之恒,也指学子求学之恒,师生都能够做到持之以恒,才能使教育不至于半途而废,劳而无功。

  因材施教是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孔子“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挥。他们都把全民教育当作实行仁政的手段和目的。一方面,主张“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滕文公章句上)加强学校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当政者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离娄章句上)以榜样的力量,教化百姓。教化的目的,就是要百姓“明人伦”,以建立一个“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滕文公章句上)的和谐融洽的有人伦秩序的理想社会。

  对教育方法的改进,孟子很推崇“易子而教”的传统教育方法。当他的得意门生公孙丑询问有的君子为何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时,孟子回答道:“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离娄章句上)父子之间由于感情深厚,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往往不严,对于儿子的一些错误和毛病也因为溺爱和骄惯而放任,从而使正确的教育难以为继。所以,“父子之间不责善”,易子让别人来教育,既能从严要求,也能保持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不伤害感情。

【本文责编:郝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