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徐霞客】
徐霞客(1587-1641),原名弘祖,字振之,别号霞客,出身于江阴的天资聪颖。童年上私塾时,即听背经书,作八股文。但徐霞客偏偏没兴趣,有兴趣的是看古今史书,尤其是地方志,从而立下遍游名山大川的志愿。
幼年好学,博览图经地志。因见明末政治黑暗,不顾入仕,专心从事旅行,足迹所到,北至燕、晋,南及云、贵、两广,旅途中备尝艰险。其观察所得,按日记载。死后季会明等整理成富有地理价值的《徐霞客游记》。
21岁开始出游,30年间历尽艰险,足迹遍及现在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北、山西、 西、河南、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江西、贵州、云南等十六个省区(见下页图)。他的出游大至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北登恒山,南及闽粤,东涉普陀,西攀太华之岭,偏重搜奇访胜,写下了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嵩山、华山五台山恒山等名山游记17篇;后期的西南地区之行,则在探寻山川源流、风土文物的同时,重点考察与记述了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及其发育规律。
他在地理学上的重要贡献主要有:
对喀斯特地貌类型分怖和差异,有详细的考察和科学的记述。仅在广西、贵州、云南三省,他亲自探察270多个洞穴,且有方向、高宽、深度之具体记载并初步论述成因,他是中国和世界广泛考察喀斯特地貌的卓越先驱。
纠正了文献记载的关于中国水道源流的一些错误,如否定《尚书》以来流行一千多年的“泯山导江”旧说,肯定金沙江是长江上源。正确指出河床坡度和侵蚀力成正比。
观察记述了很多植物的生态品种,明确提出了地形、气温、风速对植物分布和开花早晚的各种影响。
调查了云南腾冲山的火山遗迹,科学记录与解释了喷发出来的红色浮石的产状,质地或成因;
对地热现象的详细描述在中国也是最早的;
对所到之处的人文地理情况作了不少精彩的记述。
他在中国古代地理学史上作出了超越前人的贡献,特别关于喀斯特地貌的详细记述。经后人编辑成约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不但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誉为“千古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