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代圣贤>孔子为政以德思想之精髓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之精髓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5-05-27 15:02:00   责任编辑: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讲话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

 

  【图语:孔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讲话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我们今天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进程中,对儒家思想的奠基者孔子的德政思想加以研究,汲取精华,对于不断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和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孔子“为政以德”思想博大精深,其精髓可概括为“六为”:

  一、正己为先

  正己是孔子为执政者提出的首要行为准则,他要求为政者实行德治,必先努力修行自己的品德,端正自己的行为。一是正己必先自立。他一再提醒为政者要以德修身、“修己安人”;“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在他看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与其碌碌无为一生,还不如“朝闻道,夕死可矣”。二是正己才能正人。当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答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他还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他还把为政者之德比作风,老百姓之德喻为草,“草上之风必偃”。为此,为政者必须做到“先之,劳之”,“先有司”。只有这样,才能“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三是正己要谨言慎行。就是一言一行要自重,要“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孔子把谨言慎行视为人的重要品德之一,要求做到“讷于言”,“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反对言过其行、言不及义、道听途说,认为“巧言乱德”,“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在“讷于言”的同时还要“慎于行”、“行笃敬”、“行之以忠”,真正做到言语忠诚真实,行为“敬事而信”,容貌举止恭敬端庄。四是正己要自省改过。“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经常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不善如探汤”;“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同时,还要“见其过而内自讼”;“过则勿惮改”;“不贰过”。只有为政者以身作则、“为政以德”,老百姓才能“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二、宽厚为怀

  “仁政”是孔子推崇的施政之道,而宽厚、爱人则是“仁政”的本质、核心和第一要义。在《论语》一书中,论及“仁”处多达109次,孔子一生顽强执着,就是为了推行仁政,追求仁道。他要求为政者应以宽厚的态度来治理国家和对待人民:“居上不宽……吾何以观之哉”这里的宽厚态度实际就是“仁”的胸怀。他所说的“仁”就是“爱人”,“好仁者,无以尚之”;“唯仁者,能好人”。他把爱人看成是人生的一种美德,认为不具有“爱人”的思想,就不可能达到“仁”的标准。他还以“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作比,进一步说明“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论语·乡党》里曾记载有这样一则故事:“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短短十二个字,通过记述孔子在马棚火灾后问人而不问马的对话,生动表现了他重人贱畜的仁道精神。怎样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仁者爱人”的具体内涵呢孔子与子张的一段对话给予了精辟的答复。子张曾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子张又问哪五者,孔子答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如何才能达到“仁者爱人”之境界,孔子认为“为仁由己”,求仁、成仁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道德行为,只有依靠本人努力追求,才能求仁而得仁,欲仁而仁至。他反复强调:“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当仁,不让于师”;“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由此看来,真可谓是生命诚可贵,仁者价更高。这也就是孔子一生“知其不可而为之”,不懈追求仁道的动力之所在。

  三、教化为重

  富而且教是孔子德政思想的基本内容,也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之关键。孔子要求富民,但又强调在富民的同时进行道德教化,用德去诱导、教育老百姓,使人向善。孔子在推行教化的过程中,强调以德为先,他的整个学说有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认为人的内心的道德水平决定人的行为的高低,只有拯救人心,才能拯救世界。因此,孔子认为教化目的是培养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并将教育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而置德于诸科之上,“志于道,据于德”,以此造就一大批仁人志士。在“道之以德”的同时,孔子认为还应“齐之以礼”,用礼来约束老百姓行为,使老百姓“有耻且格”。“礼,国之干也”;“不知礼,无以立”;“不学礼,无以立”;“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因此,要通过教化使老百姓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礼教这一问题上,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只能使“民免而无耻”;只有“约之以礼”才能使老百姓知耻且自觉地来遵守,这反映了孔子对老百姓人格的尊重、价值的肯定和地位的提高。在推行教化的具体方法上,孔子倡导“载己行化”、“汤之灌雪”。他认为:“虽有国之良马,不以其道服乘之,不可以道里。虽有博地众民,不以其道治之,不可以致霸王。”因此,居上位者必须推行“七教”,即“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上乐施则下益宽,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廉让则下耻节。”七教者,“治民之本也”,它可以使民“弃恶如汤之灌雪焉”,“近者悦服,远者来附,政之致也”。

【本文责编:沈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