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怀瑾先生|南师谈保健养生系列
【图语:瑜伽】
瑜伽者,原为古印度学术思想之一派。与婆罗门,数论等学齐名并驱,当释迦牟尼开创佛教之时,固并存而未稍戢(音:即。意:敛)也。梵语“瑜伽”,译义谓“观行”、“相应”,或亦译为“禅思”。数论学派的学说,大抵为二元之实在论,倾向于无神之说。而瑜伽则以神我、梵我为主,作清净之观行修持,以求解脱欲世之累,升华而达于梵净之域。故原本《瑜伽经》之内义,依四品立说。一曰《三昧品》,述说禅定境界之本质。二曰《方法品》,说明入定境界修持之方法。三曰《神通品》,演叙神通之原理及种类。四曰《独存品》,阐述其终极目,而入于神我之境。此派学术思想,大体承受数论学说,析“自性”为二十四谛,“神我”为二十五谛,更建立“神”为第二十六谛,即佛经所称之“自在天神”,为色界主者。其学说思想,既形成一大宗派,自必有言之成理,理足为文之一家之言。
该派实验修持之方法,大体建立“八支行法”,为达神通境界而至于解脱之次第。所谓“八支行法”之原则,即禁制、劝制、坐法、调息、制感、执行、静虑、等持也云云。依此修持之极,即变八微为八自在。所谓入微者,即地、水、火、风、空、意、明、无明也。八自在者即能小、能大、轻举、远到、随所欲、分身、尊胜、隐没也。本此学说与方法之演变,支蔓分衍,乃有各种瑜伽之术互相授受,其中以军荼(音:涂)利瑜伽术,播扬尤广。
此种学说方术,迨释迦牟尼兴起,整理印度从古以来全部文化,融通诸家异同之说,删芜刈蔓,归之真如,无复往昔之盛。盖佛学中唯识法相之学兴,揉集整理瑜伽等各派之理,熔铸陶冶,趣之正智。禅观密行之学兴,撷取瑜伽等各派之观行方术,含英咀华,流归法性。论藏中如无著大师所述之《瑜伽师地论》,穷源探本,理极其精。东密藏密,术极其能。如日照茧光,果然灭色。但吾国自宋元以还,印度本土,已无佛学。他山之石,早已移植于此土。故彼邦历近千年而迄于今,由婆罗门、瑜伽派之余绪,郁然复萌,渐渐形成印度教之建立,而与回教等并存而不相悖也。
大抵人生宇宙之学术,富于神秘色彩者,莫过于东方古老国发之文物;中国、印度,尤为彰明较着者也。近世以来,欧美人士探求东方之奥秘,如雨后春笋,争相挖掘。彼等惊震于瑜伽术之神奇,竞相传译其学。流风所及,近年国人走相访习,不乏其人。因之以讹传讹,欺世自误者,亦在所不免。如以该派之术而论,其特异效验之处,确有速成之功,较之吾国方伎气功丹经家言,实有超胜之处。甚之,其精细透辟,尤有优越于彼者在也。至于佛家禅定观行,博大精微,与瑜伽术等相较,更不可相提并论。唯国人数典忘祖,目迷外视,不能内省自疚,起而整理之,研究而实验之,致使悲叹迷方,不知所归。身怀异宝而行乞四方,曷胜浩叹。
吾友谢君元甫,研究博物,毕生从事教学,历任国内各大学教授有年。近复有志国故,涉猎道家方伎之学,药物之方,因此而于瑜伽术亦发生兴趣。数年前,嘱为代购《印度瑜伽健身术》一书,赓即亲自翻译以成。冒暑涉寒,心不退转,其意为学术兴趣而研究,固不计其他也。书成以后,将由真善美出版社宋君今人为付铅椠(音:歉),复速缀数言为介。义不容辞,姑妄言之如是。其译文注重质朴,以征信为尚,匆匆不及藻饰,其亦留待后之有心人为之耳。〔一九六四年,台北〕(原文刊载于《中国文化泛言》,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