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品读经典>中兴诗话:《朱子文集》
中兴诗话163—朱熹《朱子文集·仪礼经传通解》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4-10-04 14:44:00   责任编辑: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敬业是一种美德,乐业是一种境界。朱熹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对待本职工作,应常怀敬畏之心,专心、守职、尽责,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尽心竭力、全...

  《中兴诗话—习近平讲话引用中华古语名句完全读本》163

  【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

  【典出】宋·朱熹《朱子文集·仪礼经传通解》

  【文稿摘要】 《敬业乐业为美德》

  敬业是一种美德,乐业是一种境界。朱熹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对待本职工作,应常怀敬畏之心,专心、守职、尽责,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尽心竭力、全身心地投入。要精其术,不拘泥于以往的经验,不照搬别人的做法,力求做得更好,成为本行业的行家里手。人生不满百年,做的也就是那么些事。做一件事情,干一项工作,应该创造一流,力争优秀。要竭其力,对待事业要有愚公移山的意志,有老黄牛吃苦耐劳的精神,着眼于大局,立足于小事,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要乐其业,对工作有热情、激情,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把承受挫折、克服困难当作是对自己人生的挑战和考验,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中提升能力和水平,在履行职责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对事业的执著追求中享受工作带来的愉悦和乐趣。

  【刊文背景】 2003年2月25日,浙江日报头版多了一个特色栏目——《之江新语》专栏,署名“哲欣”,而“哲欣”就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所用的笔名,取“浙江创新”之意。本文刊登于2006年2月22日,标题为《敬业乐业为美德》。


  【典出原文】 《仪礼经传通解》(节选):

  [原经]: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朱熹注]:术,当为遂,声之误也。古者仕焉而已者,归教于閭里,朝夕坐于门。门侧谓之塾。《周礼》:五百家为党,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党属于乡,遂在远郊之外。

  [原经]: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朱熹注]:学者每岁来入也。中,犹閒也。乡遂大夫閒岁则考学者之德行道艺,《周礼》:三岁大比乃考焉。

  离经,断句绝也。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趣向也。知类,知事义之类也。强立,临事不惑也。不反,不违失师道。张子曰:“离经,辨析经之章句也。事师而至于亲敬,则学之为笃而信其道也。论学取友,能讲论其学而取友必端也。知类通达,比物丑类是也。九年者,言其大略。人性有迟敏,气有昏明,岂可齐也。强立而不反,可与立也。学至于立,则自能不息,以至于圣人而教者,可以无恨矣”。郑注、张说皆是也。辨志者,自能分别其心所趋向,如为善为利,为君子为小人也。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乐群者,乐于取益以辅其仁也。博习者,积累精专、次第该(双人扁)也。亲师者,道同德合、爱敬兼尽也。论学者,知言而能论学之是非。取友者,知人而能识人之贤否也。知类通达,闻一知十,而触类贯通也。强立不反,知止有定,而物不能移也。盖考較之法。逐节之中,先观其学业之浅深,徐察其志行之虚实,读者宜深味之,乃见进学之验。

  [原经]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蚁”)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典出作者】

  朱熹(1130.9.15-1200.4.23),汉族,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亦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1]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其著作甚多,辑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作为教本。 
【本文责编:沈碧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