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品读经典 > 中兴诗话237—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平准书》
中兴诗话237—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平准书》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1:52:15   责任编辑: 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浙江老百姓聪明,干部聪敏,出的招数很高明。浙江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融汇了多元文化的精神特质,兼具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之长处,融合了吴越文化与中原文化之精髓,反映...

  《中兴诗话—习近平讲话引用中华古语名句完全读本》237

 

  【通商惠工,皆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

  【典出】南宋·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平准书》

  【文稿摘要】浙江老百姓聪明,干部聪敏,出的招数很高明。其背后是浙江的人文优势,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浙江精神”在起作用。早在10万年前,浙江大地就有原始人类活动的足迹。“建德人”化石的出土,证明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祖先在这里繁衍生息。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和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有力地证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特别是东晋后,中原文化与吴越文化逐渐融合;南宋时,杭州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浙江历来人才辈出,在我国见诸经传的文化名人中,浙江籍的就逾千人,约占全国的1/6;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院”院士(学部委员)中,浙江籍的占了近1/5;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更以善闯天下著称,浙江籍的各类人员遍布中国、遍布世界。浙江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洋溢着浓郁的经济脉息。与“钱塘自古繁华”相适应,古代浙江许多伟大的思想家也都倡导利益并重、注重工商的思想,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独树一帜,而且深深地影响着浙江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成为浙江思想文化的重要源泉。宋代“永康学派”代表人物陈亮提出“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叶适提出“通商惠工,皆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主张农商想不,反对义利两分。明末大思想家黄宗羲则第一次明确提出“工商皆本”,反对歧视商业的观念。浙江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融汇了多元文化的精神特质,兼具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之长处,融合了吴越文化与中原文化之精髓,反映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激荡。浙江人生活在“山海并利”的环境里,收到多种文化因素的熏陶,因此表现出既有善的韧劲,又有海的胸襟;既具内陆文化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优点,又有海洋文化敢于开拓、勇于冒险的胆气。浙江人的这种“文化基因”,一旦遇到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必然“一有雨露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极大地推动浙江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其最鲜明的当代表现,就是孕育和造就了“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

  【稿件背景】:摘自2003年7月10日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


  【典出原文】《习学记言序目·卷十九·书》(节选)

  平准书直叙汉事,名载聚敛之罪,比诸书最简直。然观迁意,终以为安宁变故,质文不同,山海轻重,有国之利。按《书》“懋迁有无化居”,周讥而不征,春秋通商惠工,皆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故子产拒韩宣子一环不与,今其词尚存也。汉高祖始行困辱商人之策,至武帝乃有算船告缗之令,盐铁榷酤之入,极于平准,取天下百货自居之。夫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使其果出于厚本而抑末,虽偏,尚有义,若后世但夺之以自利,则何名为抑?恐此意迁未知也。


  【典出作者】

  叶适(1150—1223)1150年五月九日(5月26日)出生,字正则,号水心居士,因晚年讲学于水心村,故世称水心先生。永嘉(今温州市鹿城区)人。淳熙五年(1178)进士第二名(榜眼)。历仕于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历官工部侍郎、吏部侍郎、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他力主抗金,反对和议。为我国南宋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南宋大臣韩侂胄伐金失败,叶适以宝谟阁待制主持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因军政措置得宜,曾屡挫敌军锋锐。金兵退,他被进用为宝文阁待制,兼江淮制置使,曾上堡坞之议,实行屯田,均有利于巩固边防。后因依附韩侂胄被弹劾夺职。1223年正月二十日(2月21日)卒,谥忠定。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道学派、陆九渊的心学派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共1页  
【本文责编: 郝菁 】
Loading...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