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品读经典 > 【励志故事】智永与“退笔冢”
【励志故事】智永与“退笔冢”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1:51:43   责任编辑: 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 智永住在吴兴永欣寺,多年学习书法,以后有十瓮(缸)写坏的毛笔头,每瓮都有几担(那么重)。

 

  【图语:智永禅师像 资料图】

  智永住在吴兴永欣寺,多年学习书法,以后有十瓮(缸)写坏的毛笔头,每瓮都有几担(那么重)。来求取墨迹并请写匾额的人多得像闹市,居住的地方的门坎因此被踏出窟窿,于是就用铁皮包裹门坎,人们称之为“铁门坎”。后把笔头埋了,称之为“退笔冢”。

  【原 文】

  永公住吴兴永欣寺,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瘗(yì)之,号为“退笔冢(坟)”。(选自张怀瓘《书断》)

  【人物简介】

  智永(生卒年不详),会稽(今属浙江绍兴)人。永欣寺僧,人称“永禅师”。本姓王,名法极,僧法极,字智永,王右军七世孙,右军第五子徽之之后,号永禅师,山阴人。是晋代在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五子徽之后(第七世孙)。述、特、智果、辩才、虞世南等均是其弟子。智永善书,书有家法。智永还将王羲之作为传家之宝的《兰亭序》,带到云门寺保存,云门寺有书阁,智永禅师居阁上临书20年。常居永欣寺阁,临池学书。闭门习书三十年。初从萧子云学书法,后以先祖王羲之为宗,在永欣寺阁上潜心研习了30年。智永妙传家法,精力过人,隋唐间工书者鲜不临学。年百岁乃终。智果、辨才、虞世南均智永书法高足。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他学钟繇《宣示表》,“每用笔必曲折其笔,宛转回向,沉著收束,所谓当其下笔欲透纸背者”。他所写的《千字文》清何绍基说:“笔笔从空中来,从空中住,虽屋漏痕,犹不足以喻之”。我们细读他的墨迹《千字文》,看得出他用笔上藏头护尾,一波三折,含蓄而有韵律的意趣。董、何之说可谓精确、具体、恰当。

 

【本文责编: 沈碧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