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腊日酌寒》之十
《大寒呈张太博》宋·郑獬
寒风怒蓬勃,排户入吾室。沙灰涨天黑,白日赤黄色。
捉衣拥肩坐,心脾寒憀慄。须臾天气变,阴黯如涂漆。
跳空雨雹飞,四走珠玑出。数子方叹惊,共怪天公逸。
先生携书来,昂颐杖飞策。乃召二三子,环坐与之席。
呼童令取酒,盘飣杂梨栗。酒行寒气除,春阳生四壁。
先生说大义,驰骛何纤悉。洞彻人精神,两耳飞霹雳。
老语植根节,九牛不可屈。尧眉与舜目,缅若曾相识。
如当夜黑中,光耀见赤日。退思圣贤业,所积在劘剔。
韦皮画山龙,块泥亦瓦砾。人固有识智,非如物之植。
而不自刻苦,昼夜如刀尺。年齿方壮健,男儿宜努力。
方今太平民,尚未获苏息。谁能拱两手,看人树勋绩。
【作者简介】
郑獬(1022——1072) 字毅夫,一作义夫,号云谷。北宋 安州 安陆人(祖籍江西宁都),生于宋真宗乾兴元年。獬少年时,即有才名,词章豪伟峻整,除同榜鸿胪进士、会元,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副使黄中庸外,其他同辈则望尘莫及。
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 进士第一,为皇祐癸巳科状元。中状元后,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知制诰,享正三品,修起居注。
英宗即位,按真宗乾兴年制度,治永昭山陵,规模宏大,劳民伤财。郑獬上疏,请求体恤民情,从俭营造。又上疏言,广开言路,荐选贤良。不久,出知荆南。治平中(1064—1067),大雨淹城,皇上求言,郑獬上疏道:“对谏言,可则行之,否则置之,有疑则广询而决之。”请求各去虚言,崇以实干。还京,判三班院。
神宗初,拜为翰林学士,因极言进谏,议论朝臣,得罪了不少人,遂权发遣开封府。又因不肯用新法,为王安石所忌恨,出为侍读学士,1069年贬知杭州,未几徙青州。当时正推行青苗法,郑獬只言其害,不忍民无罪而陷宪纲,遂告病赋闲,提举鸿庆宫。宋熙宁五年(1072)病逝于安州,享年五十一岁。因家贫子弱,无钱安葬,棺柩停于庙中十余年,后好友滕甫任职安州,始入土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