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师道尊严 > 哲学教育重在培养思维能力
哲学教育重在培养思维能力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4-09-30 11:29:07   责任编辑: 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 哲学主要不是一种知识形态,而是一种方法论。哲学教学主要目的不在于灌输给学生多少哲学知识,而在于让学生在自主从事哲学思维活动中,逐步形成哲学学习的兴趣,从而培...

 

【《松林僧话图》,清代画家邹喆所画】

  哲学主要不是一种知识形态,而是一种方法论。哲学提供的主要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哲学的发展,主要不在于一个个哲学问题的最终解决,而在于一个个哲学问题的不同的解决方式。古老的哲学问题在不同时代以不同的形式重新出现,体现了哲学家的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后者又主要体现在哲学家所提供的哲学论证上。

  哲学是一门理性之学,理性是它的立身之本。哲学的生命主要体现在得出哲学结论的论证上。

  学习哲学史要学习哲学史的知识,比如某位哲学家的生平经历、主要著作、核心命题等。但如果仅仅知道这些,那么人们根本学不到哲学史中最为重要的东西。对于哲学史上的哲学家针对不同哲学问题的论证的分析和评价,构成了学习哲学史的主要内容。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在哲学史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分析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基于以上对哲学学科的特征的认识,哲学教育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培养具有质疑、反思、批判的态度和精神的主体。哲学专业的学生从精神气质上应该养成质疑、反思、批判的态度和精神。二是培养具有哲学思维能力特别是哲学创新能力的主体。

  哲学思维能力包括:基于逻辑的哲学概念的辨析能力,主要指哲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把握,哲学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梳理,哲学概念的演化和流变的揭示等。哲学命题的分析能力,主要指哲学命题的含义的澄清,哲学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由此构造的理论体系的整体把握等。哲学论证的分析、评价和构造能力主要指哲学论证的分析能力,即前提和结论的梳理,论证结构的明确等;哲学论证的评价能力是从逻辑的角度(也包括从其他的角度)对哲学论证的前提和结论的合理性以及整个论证的有效性加以评估;哲学论证的构造能力,即就哲学问题提出新的哲学论证的能力,是一种哲学创新能力。总之,哲学思维能力主要是逻辑思维能力,其核心是哲学论证能力。上述哲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能单凭哲学的教授。

哲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改革哲学专业课程设置。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加著名哲学家的代表性原著的选读课程,适当减少一般性、概论性的哲学理论和知识的介绍。同时,在原著选读课程中,增加哲学讨论的环节和时间,激发学生在阅读原著基础上开展自由、平等的学术讨论。  其次,哲学教师授课应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进行课堂讲授设计,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和开展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主动性,减少简单地对有关哲学家和哲学流派的学说和思想的介绍。哲学教学主要目的不在于灌输给学生多少哲学知识,而在于让学生在自主从事哲学思维活动中,逐步形成哲学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哲学思维能力。
【本文责编: 沈碧梅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