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周学军老师给同学们讲解知识】
枯燥的数字在他手中变成了有“魔力”的趣味游戏,让学生们爱不释手、兴趣盎然。“学习很辛苦,如果有兴趣,就会有恒心、有毅力,坚持到最后。”日前,石嘴山市第三中学教师周学军告诉记者。
从教29年来,他当了19年班主任。每天5时30分起床,6时30分出门,7时前到学校,在孩子们的晨读中开始一天的教学生活。晚上7点多才能回家,吃完饭备课,周而复始。“也曾觉得辛苦,也有改行的机会,但还是最爱这三尺讲台,帮助孩子们实现梦想,是我最大的快乐。”周学军说。
作为数学老师,周学军备课就是大量做题。300多本教案,见证了他一路走来的坚持。“给孩子一瓢水,自己得先有一池水,应对高考改革更多的是靠教师的经验,我多钻一些,孩子们就能轻松一些。”周学军说,因为精神高度紧张,生活不够规律,时间久了,身体每况愈下。
多年前,他患了胆囊炎,为了不耽误课程,他忍着剧烈的疼痛照常给学生上课,痛得受不了了就吃止疼药,夜里痛得睡不着就去医院输液,输到天亮再去学校上班。他不想请假,不想耽误课程。期间,他遭遇母亲去世,还要照顾精神不正常的妹妹。
病情一天天加重,疼痛也越来越频繁,大夫建议他住院治疗,否则可能会使病情加重,造成胆囊完全坏死。当时高考在即,课程一天也不能耽搁,就这样,他坚持着。一次剧烈的疼痛让他实在难以忍受,到医院后,大夫说胆囊已经坏死,不做手术不行了。住院期间,他天天想着课堂,恨不得立刻回到教室。术后两周他就站到了讲台上。
摘除了胆囊,周学军的脑部又出现了问题,时常眩晕,还伴有短暂的休克。到医院一查,原来是脑萎缩。脑萎缩就意味着痴呆,意味着健忘,这可怎么办?而他更担心的是为此离开讲台。一旦离开讲台,他的生命意义何在?为了防止病情发展,他不得不住院治疗。住院期间,他每天上午打点滴,下午上课,或者上午上课,下午打点滴。就这样,一直撑到假期,才到医院查清发病原因,保守治疗。
“孩子们的学习一天都耽误不得,我坚持一下,孩子们就能多学点东西。”周学军说。担任数学教研组长后,周学军和同事们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和试验,教研组老师们撰写的论文和制作的课件经常在各类期刊上发表和获奖。
如今,周学军的学生已有3000多人,不少学生考入北大、清华。他所带的学生会考、学业水平测试合格率均为100%,高考平均分超过全区平均分20分以上,高考升学率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