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师道尊严】
“师道尊严”这词从小就知道。当学生不尊敬老师哪行,回家找揍呀!但后来经历的老师多了,相互比较,就看出不全一样。用小孩的话说:这老师好,说话和气;那老师不咋的,爱打人。我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打篮球的,怎么来教书的不知道,就知道他一发火,就拿我们脑袋当球儿拍,可吓死人了。三年级时他回球队了,作文课有同学写:他走了,我们解放了。语文老师说错,这不叫解放!这叫……大家喊:我们有活路了。真的,他再教下去,我肯定转学。
“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换句话说,“师道尊严”这个词的含义,虽在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但有一点是说人们在尊师时,尊的是有道之师。教师先善其德,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做到为人师表、关爱学生、诲人不倦、公平、公正,才能获得师尊。而恰恰是这一关键点,往往被忽视。如今有的学生跳楼,都说是压力大,或者是想不开。然而我想起一句俗话:“好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很难相信,把学生叫到一边,说些虽是批评却又不太伤人的话,这学生转身就跳楼了。什么叫“恨不得地上有条缝儿钻进去”,就是语言太尖刻,让人无法接受,地上无缝儿窗户有缝儿,蹦出去得啦!
当然,包括我二年级的班主任,都是极个别的。承德有滦平县,县内有个山嘴乡,是深山沟。记者这样写道—傍晚山嘴小学,除了寂静,还是寂静。暮色中,一位老人蹒跚着走向我们。就在不久前,因为脉管炎和骨折劳伤,他的左腿伤病再次复发,已经被医生下了“截肢”的警告。今年58岁的孙国福,是山嘴小学教龄最长的老师。36年的从教生涯,他见证了一所山村小学的几度变迁,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全乡最优秀的学生。他最高兴的事有两件,一件是“不会的题,给学生教会了”;另外就是“自己的学生考上了好学校”。从教书开始,孙国福每天早来晚走,一直利用课余时间坚持给学习落后的孩子义务“开小灶”补课。采访中,孙老师把自己的这个额外的工作叫做“捣鼓”。这一“捣鼓”,就是36年。
别的不说,就这个“义务”,当下许多老师就不敢比肩。前些时与朋友相聚,说起孩子念书,都有一肚子话,作业多负担重就不说了,单是个别老师的“巧取豪夺”就让人欲言又止。今年初中的“行情”是:入学后班主任立刻发话,办个人家庭辅导班,每星期六或日两小时,一学期收费500元。全班60人,立刻收入3万元。办班要求:不许穿校服,不许结伴,要“悄悄地进村”,挤在一间小屋子里做卷子,到点悄悄地散,撞见生人打听,一定要说去奶奶或姥姥家。教委来校了,先警告谁敢泄露实情谁负责,再找出几个听话的把瞎话编好去应付检查……我们算了一下,不必单独收礼,仅此一项,上下各一学期加寒暑假,一年下来收入十来万元,用小品《换大米》的话说:教育界的钱很好挣呀!
忽然又有一天,全市书店书摊的《朝花夕拾》被抢购一空,还有人买不到可处跑。原来老师留的作业与此有关。我就见一老汉,穿得虽然和城里人一样,但一看就是从乡下来城里住儿女家。老汉进来犹豫半天问:“有那么一本书,是啥早晨花了晚上又拾回来?”“是《朝花夕拾》吧?”“大概是呢。扔了又捡,这是啥事呀!”
“啥事?老爷子,我告诉你。”一旁有人说,“如果你小舅子当校长当老师,你就挨着学校开书店,保你不愁销路。当然,你挣钱了,也别忘了人家。早晨进的书,他们一句话,晚上就抢光了。早晨花出去的钱,夕阳未落全部收回来,跟在街上拾钱差不多,这就是‘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