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师道尊严>女教师身残志坚扎根农村
女教师身残志坚扎根农村
来源: 白银日报  2014-12-26 09:30:00   责任编辑: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穿过一条弯弯曲曲的乡村小道,白茨滩小学就座落在农田边上。在白茨滩小学,有一位家喻户哓的女教师,她就是身残志坚的乡村女教师张兰萍。

 

【图语:乡村女教师张兰萍】

  原标题:乡村残疾教师张兰萍:用双拐谱写精彩人生

  穿过一条弯弯曲曲的乡村小道,白茨滩小学就座落在农田边上。在白茨滩小学,有一位家喻户哓的女教师,她就是身残志坚的乡村女教师张兰萍。张兰萍老师在她从教的岁月里,将满满的爱给了她的学生们,岁月在她的脸上刻下了一道道烙印,而从未改变过的是她倾心从教、服务乡村学生的心。

  爱从教潜心育人

  张兰萍老师因一岁时患小儿麻痹导致双腿残疾,靠双拐行走的她,以顽强的毅力自学完了小学课程,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高中学业,但终因身体残疾未能被高等院校录取。正当彷徨迷茫之际,得知家乡的小学缺乏教师,她毅然回到乡下,当了一名清贫而又辛苦的民办教师。从此,走上了她所钟爱并为之奋斗的乡村教育教学之路。

  刚走上讲台的张兰萍,深感自身文化知识的欠缺,她一边教书育人,一边自学提高自己的文化程度,认真系统地自学了高等师范教材,长期订阅多种教育类报刊杂志,潜心学习研究外地教师先进的教学经验。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她在班上成立了“语文值日生制”,设立了阅读课、实践课。多年来,她带出的历届毕业生毕业成绩均名列学校所在学区榜首,且优良率达到100%,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

  1998年、2003年,她精选自己学生的800余篇习作,编辑出版了《童心·童真·童趣》一书,颇受同行、家长及学生的喜爱。2005年,她撰写的散文《心灵深处的感动》,和著名作家史铁生,张海迪等的作品同时发表于《为了生命的美丽》一书,原国家残联主席邓朴方接见了她,并高度评价她的作品:“……生命终因坚强而美丽;生命终因挚爱而美丽;生命终因执着而美丽……”与此同时,她还被特约为“第五届亚太华文教育新路暨校务管理论坛大会”代表参加大会。

  爱洒学生倾心奉献

  在农村学校,学生们最缺的是课外阅读书籍,为了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张兰萍从自己民办教师一百多元的月工资中积攒了两千元,为学生购置少儿图书,成立了“启迪图书角”,还每年自费给学生订二、三百元的少儿读物。看着学生们捧着来之不易的课外书籍仔细阅读,对张老师来说,这就是对她最大的回报。她还常用自己微薄的收入为贫困的孩子买学习用品和衣服,给她们做饭、洗脸梳头。

  在张老师心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她自己的孩子。有一年八月十五,全班学生都在上自习,张老师拿了一袋饼干,发给每一位学生,“你们每个人在老师心里,都是一轮圆圆的月亮。”当时,张老师这样对学生们说。在农村,平常日子里学生们是没有甜点吃的,那天的饼干,滋润了每一个学生的心,此后,学生们更加努力地学习回报敬爱的老师。

  有一年,学校开运动会要求穿白衬衣,一名学生找到张兰萍,刚叫了一声老师眼泪就流出来了。张兰萍擦着他的眼泪问:“是不是没有白衬衣?”孩子难过地点了点头。第二天,张兰萍把白衬衣送到学生手中,学生说:“老师,将来我挣钱了,一定给您买条花裙子。”

  “黄河爱心基金”让爱传递

  因为自己工资微薄,张老师想借助社会爱心力量,让爱传递下去。2002年,经媒体介绍,张兰萍与广东,香港等地的众多慈善家们取得联系,在慈善家们的捐助下,白银区水川镇成立了“黄河爱心基金”,9年来先后救助贫困学生、孤儿、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困难家庭100多户,为贫困户助资建房2户、修缮房屋2户,她每逢“五一”、“国庆”、“春节”等节假日租车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为困难户送米面、油、煤炭、衣服、棉被,电视等生活用品,救助医疗费、学费、生活费等,帮助他们解决温饱问题。

  同时还为水川镇麻林坪小学购置课桌,为白茨滩小学添置教学器材,设立了“黄河爱心基金”奖。爱心救助活动由白银区的水川镇、强湾乡辐射至会宁县、景泰县、秦安县、武威市等地。为武威的女孩张双萍救助1.6万元,安装假肢。她的无私奉献让爱心传递,常感动教育着目睹此情此景的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张兰萍不仅在教学上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快乐的成长环境,她还身体力行地为失学的孩子们,为贫困家庭,为残疾人奉献了一颗炽诚滚烫的心,赢得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尊敬与爱戴。

  “苦心人,天不负。”身残志坚的张兰萍老师经过二十七载的辛勤耕耘,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她以自己优良的师德,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较高的教育理论和一颗执着追求、无私奉献的爱心,赢得了社会及教育界有关人士的注目与赞扬,靠着双拐撑起校园一片天。

 

【本文责编:郝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