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师道尊严 > 老师莫用“语言暴力”伤害孩子
老师莫用“语言暴力”伤害孩子
来源: 本溪日报    2024-09-30 11:25:40   责任编辑: 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近日,沈阳一小学女老师课堂上辱骂学生的音频被曝光,傻子”、“笨蛋”、“臭不要脸”、“滚一边去”,诸如此类的口头禅震惊社会,再次引发大家对教育的关注。但愿在教育...

 

  【图语:老师莫用“语言暴力”伤害孩子】

  近日,沈阳一小学女老师课堂上辱骂学生的音频被曝光,“傻子”、“笨蛋”、“臭不要脸”、“滚一边去”,诸如此类的口头禅震惊社会,再次引发大家对教育的关注。

  我们相信,这位老师对学生没有敌意,只是在气头上,对孩子说了一些“不应说”的话。不管有心也好,不意也罢,这种不妥当的语言表达方式,的确对学生造成了伤害。

  语言暴力,这个名词听起来很陌生,但它的确是现实存在的。虽然极端的事情不经常有,但类似的伤害却时常在我们身边发生,而且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也是不可磨灭的。

  学生年龄越大伤害 越深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不同年级的孩子遭受老师语言暴力的情况是不同的。小学生受到老师语言暴力比中学生的比例要高很多,有三成以上的学生遭受过老师语言暴力伤害,其中男学生的比例要高于女学生。不少小学生受到老师的语言暴力后,会感到“非常生气”、“很伤心”、“心里难受”、“伤自尊”、“没自信了”、“学习没意思”,程度严重的会“害怕老师”、“不爱与同学交流”、“情绪一直很低沉”。一名小学生竟用“我很讨厌老师,心里恨老师”来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

  与小学生不同,语言暴力对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危害更大。除了上面的这些感触,他们还会作出“反抗老师”、“离家出走”、“自杀”等极端行为。

  有一名初三学生,英语成绩特别好,是班级的英语课代表。一次上英语课时,因没有回答好老师的提问,老师无法克制急躁的情绪,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到:“还是英语课代表呢,这点问题都答不上了,别当了,明天换人。”这句话深深刺伤了他,从那时起他就产生抵触老师的心理,上课不是睡觉、不听讲,就是逃课,英语成绩直线下降。眼看还有半年时间就要中考了,这名学生家长急得不得了,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了,可孩子就说英语不学了。

  可见,教师用语不当虽是小行为,但却是大问题。它给学生带来的是一种难以预料的精神伤害,甚至会给学生及家长带来致命的打击。

  据《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显示,41%的小学生、65%的初中生、54%的高中生认为,老师的语言暴力会伤害人格尊严;51%的小学生、72%的初中生、39%的高中生认为,老师的语言暴力给其造成了心理伤害。

  教师语言暴力会更影响孩子一生

  教师语言暴力不同于身体暴力,从表面上看,它造成的伤害并不明显,但从某种程度上讲,可能造成的后果会更为严重,对学生的伤害持续时间更长,甚至会影响一生。

  王先生离开校门已有30多年时间,说起当年老师批评时的语言,至今还记忆犹新。那年王先生就读一所很不错的学校,而且还在年级的“甲班”,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一次上数学课时,因头一天晚上写作业睡得太晚,上课迷迷糊糊的,老师叫他问答问题,他说没听清楚是什么问题,老师便狠狠责备道:“还是‘甲班’学生呢,就你这样,上‘丙班’都不要你……”

  王先生说,当年老师那脱口而出的尖刻语言,像刀子一样,深深刺痛了他的心,当时感觉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给人格、身心都带来了伤害,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现在他的女儿也在念初三,他担心类似的事情再在孩子身上发生,便时常提醒说,对待老师的批评“脸皮在要厚些,别往心里去。”

  “老师说我脑子笨,那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出来,真是笨死了。她还说过别的同学,有时老师说完这样的话,自己还会笑。我们心里其实挺难受的,特害怕被老师提问。”初中生笑笑告诉记者。她的话代表了许多同龄孩子的遭遇。

  一位心理学家告诉记者:“中小学阶段的青少年在心理上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非常需要别人的呵护和鼓励,特别是来自老师的,有时一个很不经意的言行就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我接触过一名学生,他在一次座谈会上很激动地说,是一位老师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他是被老师‘拥抱’着才上了大学的。可见,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多么大。”

  有位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学生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如果学生拥有一个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从父母方面得到足够的关怀和呵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老师的批评、责骂,训斥、甚至是讥笑,那必将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失衡,以致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让文明用语成为良好师德的一张名片

  据有关资料透露,因教师“语言暴力”而导致的校园师生矛盾冲突恶性案例时常发生,并且呈上升趋势。其后果轻则师生双方弄得焦头烂额,身心疲惫,精神受到严重伤害;重则师生双方身心健康乃至生命都受到危害。

  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维护教师自身的合法权益,营造安宁和谐的校园环境,记者就教师“语言暴力”现象,采访了相关专业人员。

  市康宁医院国家心理咨询师郑超认为,儿童的心灵好似一块净土正待开发,此时,种什么样的种子、施什么样的肥,结果是不同的。如果一个孩子每天生活在一个负性体验、满耳污言秽语的环境里,可想而知,他们的心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儿童心理尚未成熟,主要靠模仿学习成长,老师的一言一行会给他们终生留下烙印。老师要多给予鼓励、给予赞扬,起到正强化的效果,这样孩子就会得到尊重、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身上的潜能,就会不断地放大内心的优点。而一些毛病和缺点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或是空间越来越小,孩子就会离优秀的人越来越近了。

  明山区实验小学德育主任刘锡新说:“有爱”才有教育。老师批评学生要注意场合,要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最需要鼓励和帮助,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老师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口下留情”,尤其是在孩子有不如意的表现时,更要善于寻找其闪光点,激励继续向前。“箭伤肉体,话伤灵魂”,广大教师在“望生成龙”的教学生涯中,注意批评的艺术。

  一位有着20多年教龄的教师告诉记者,一次调查时发现,学生给不喜欢的老师定的第一条标准便是“语言粗鲁,态度蛮横,爱自夸,不听学生解释,爱讽刺挖苦学生”。可见学生已把语言作为衡量自己喜欢或不喜欢老师的最重要标准。学生做了错事、犯了错误,老师应该批评,但批评教育需要智慧、技巧,尤其需要语言方面的艺术,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方式说出来产生的效果是大相径庭的。不要对学生使用讽刺挖苦、侮辱歧视的语言。跟学生谈话时语气要委婉,要讲究策略,要用善言,说文明语,让自己的每一句话都富有欣赏、赞美、激励和真爱,带给学生心灵以抚慰、鼓励、温暖,让文明用语成为良好师德的一张名片。

  学校是传播文明的园地,教师是文明的传播者,学生生活和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应该消除“语言暴力”,塑造学生高尚人格。

  但愿在教育园地里,不再听到语言暴力。

【本文责编: 郝菁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