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师道尊严 > 语文教师仅花仨月 编写大学国学教材
语文教师仅花仨月 编写大学国学教材
来源: 光明网    2024-09-30 11:25:20   责任编辑: 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一位中学语文老师竟编写了一本大学国学教材?带着好奇,记者7日在无锡市天一中学见到了这位传奇的语文老师唐缨:近55万字数的《国学易知》他仅花三个多月时间就编写完成...

 

  【图语:语文老师唐缨】

  一位中学语文老师竟编写了一本大学国学教材?带着好奇,记者7日在无锡市天一中学见到了这位传奇的语文老师唐缨:近55万字数的《国学易知》他仅花三个多月时间就编写完成,现已被列入全国大学生素质教育十二五规划教程,由江苏大学出版社出版,无锡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部分系院已启用该国学教材。

  为什么想到要编一本国学教材?唐缨表示,其一当下浮躁的国人迫切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其二国学被一些人恶意曲解、导致大众对国学存在诸多误解。

  当下,其实国学一词的出现频率并不低。《百家讲坛》以于丹为首的一批国学讲师广受观众喜爱;全国各地、各学校大兴汉式婚礼、读《弟子规》等汉学仪式;国学夏令营、国学兴趣班等更是受学生、家长前所未有的热捧。对此“国学热”社会现象,唐缨直言:“国学教育一味追求热闹是不好的,刻意追求形式、未真正提高人素质根本不是国学社会化,而是国学世俗化甚至庸俗化。”

  “若你有一颗中国人的心,穿西装也无妨,而如果你是一颗白色的心,即使你身着汉服也无济于事。”唐缨举例道,比如你读了孔孟之道,是否能做到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合吸烟,再比如我们的孩子是否会欣赏苏州园林、是否能认为园林一点也不比香港迪斯尼乐园差,再比如吃鲁菜时能否品过孔子的思想、而吃苏菜又能辨出江苏的味道。

  在唐缨眼里,国学是我国传统的人文知识、伦理道德甚至思维方式等的集大成,它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渗透到我们的言行举止之中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其原本就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体现,所以当下的国学生活化没有错,但如果形式大于内容、刻意作秀甚至以追求利益为目的国学衍生产物将对国学传播不利。

  身在中学却为何编写大学教材?唐缨笑笑表示,这纯属一场意外。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他受父母影响、从小爱看书,家中不少三、四十年代的繁体字、竖排版的书他读了不少,后来在苏州大学读的也是汉语,对中国传统文化兴趣浓厚。在天一教书的过程中,他就曾一直开设校本课程《中国语言文字》;2013年北大先修课程试点,他的《中国古代文化》又成为天一中学入选的五门先修课之一,“书里的内容不少都是这些年上课的教案”。

  “国学教育不考试、不竞赛,学习纯粹是兴趣。”唐缨一点也不谦虚,“有人说国学、传统文化的课会不会有些无聊,我告诉你当然不会,我的课学生没有不喜欢的,就算偶尔拖课他们也没意见。”记者在唐缨的QQ空间里就看到他与同学们之间没大没小的互动,其中一条写道,“大神,你就拖课吧,反正听你的课也比下课有意思得多。”

  据唐缨介绍,当时编写国学教材初衷是为了把大学先修课和校本课程的零散教案进行系统的整理,是面向中学生的,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但是,后来出版社考虑到做中学教材的市场太小、不易推广,便建议申请作为大学生教材。至于仅用三个月时间就完成编写,唐缨表示,“当年教案、备课做得细,编书就是把之前存在好几个硬盘的材料进行系统整理,自然快”。

  对于该教材目前的推广和销量,唐缨直言相当不易,“国学太深厚、需要很大积累,功能性又不强。无锡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也是一些文化创意、动漫类专业在试点选修这门课,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能给学生日后的创意设计、作品创作提供灵感和养分。像之前很火的《秦时明月》等动画,其文学顾问就是余华,可见传统文化对文创设计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虽然销量不容乐观,但唐缨还在准备写一本面向大众的国学书,不单面向大学生、不仅作为大学教材,就是面对大众喜欢国学或者想了解国学知识的人群。“国学热是个兆头,就像肯德基刚进入中国,众人纷纷赶去尝鲜,但随着对其了解的深入,才发现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才是健康。而国学同样如此,等时间、等大众清醒,认识到国学世俗化甚至庸俗化后,就会慢慢接受真正的国学并发现其中的美妙。”

 

【本文责编: 郝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