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钱学森】
嘉 宾:《钱学森故事》作者 刘莹
主持人:李子晗
钱学森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杰出科学家,从青少年起,他就将个人的进步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强大兴盛牢牢结合在一起,最终成为现代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
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关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在我们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青少年可从钱学森的成才故事学到些什么呢?
问:钱学森精神的精髓是什么?
答:钱学森精神的精髓,第一位是他的爱国精神。
20世纪80年代的一次座谈会上,钱老回忆了自己1934年从国立交通大学毕业后,从铁道机械工程专业转向航空工程专业,走上“航空救国”道路的过程。他说,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建设祖国,振兴中华。我们这些在上海读书的青年,都曾看见黄浦江畔外滩公园门口挂着一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每每想到这些,就使我们热血沸腾,下决心要学习救国的本领。有了这个学习的动力,就什么困难也不怕,真是死都不怕。
正如钱学森所形容的,一个人树立了远大的志向,连死都不怕。青少年学习钱老,要学习他发自内心的爱国精神,从小树立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人生观,把中国梦与个人梦相结合,多问问自己“为什么目的而学习”?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而是要像钱老那样为了对民族、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如果全体青少年都心怀报国之志,那我们的中国梦一定指日可待。
问:刻苦学习的人很多,为何钱学森能够出类拔萃?
答:无论是在求学还是在做研究的过程中,钱学森从不迷信权威,而是秉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不畏前人,不畏艰险,勇于探索,追求真理。
1937年秋天的一个上午,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的会议室按照规定召开例行的学术讨论会,钱学森一改往日温和谦让的性格,与一位老者针锋相对,争吵得面红耳赤。会后,卡门教授告诉钱学森跟他争论的老者竟是力学大权威冯·米塞斯!
十几年后,钱学森回到祖国,在他领导的科研领域始终倡导民主创新的精神,他鼓励支持帮助无数年轻学术晚辈,并成为他们强有力的“大后台”。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想象力最丰富的阶段,不仅要尊重知识、尊重老师,更要尊重真理、尊重科学,勇于思考前人未曾思考的问题,解答前人难以解答的疑问,探索未知的世界。只有勇于突破,勇于创新,人类文明才能发展,世界才能进步。
问:“钱学森之问”震撼了所有中国人,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答:钱老一直认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是我们国家长远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他曾说,如今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问题,投了不少钱搞“创新工程”“创新计划”等,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
钱老回忆,他是20世纪30年代去美国的,后来转到加州理工学院,学校的一个重要精神就是创新,讲的内容都是科学发展最前沿的东西,让他大开眼界。加州理工学院的学术风气,民主而又活跃。有一次,数学系的一位老权威在学校布告栏里贴出一个海报,说他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讲理论数学,欢迎大家去听讲。钱学森的老师冯·卡门一看,也马上贴出一个海报,说在同一时间他在什么地方讲工程数学,也欢迎大家去听。结果两个讲座都大受欢迎。
钱老说,今天我们有哪一所大学能做到这样?大家见面都客客气气,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怎么能够培养创新人才?更不用说大师级人才了。我回国这么多年,感到中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都是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钱老的希望,正是我们的社会和教育应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