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教师宣誓】
浸润楚风汉韵,秉承四圣精神,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以下简称省经管学校),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抓党建转作风,塑师德正教风,正确处理党建工作与改革发展之间的关系,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全校师生中唱响“改革发展、立德树人”的主旋律,该校正以日新月异的面貌蓬勃发展,师生精神饱满,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强化党建提素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该校党委始终坚持把“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作为加强学校党建工作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
强化思想建设。学校校长刘军狠抓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的政治业务学习,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执行力,倡导“工作上强人一等,能力上高人一等,冲突上让人一等”工作作风。始终推行中心组学习、周一支部学习和周二业务学习三项制度,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活动”、“提振精神、和谐奋进、共谋发展”思想作风大讨论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学习和宣传工作,为学校打赢各项改革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撑和精神动力。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发挥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主体责任与纪委监督责任。在学校建立了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纪检监察室,成立了职工参事会,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通过定期的职代会、校情通报会,落实党务公开、校务公开,让职工知校情,明校事,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和日常管理。学校纪委和职工参事在学校重大决策、物品采购、基本建设等重大事项中,坚持全程参与、全面发挥监督作用,保障各项政策、法规、制度的执行和管理层的廉洁从政要求。
着力作风建设。学校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指导思想,把作风建设作为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和办好人民满意职业教育的基础工程来抓。持续开展了干部作风和师德师风“十查十看”,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刻剖析学校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到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在加强作风教育的同时,学校推行了全体中层以上干部担任班主任制度、全体值班人员包括值班干部入住学生公寓制度,建立了学校校务发言人制度,学生工作一周工作规范、学生在校一日生活制度,把作风建设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具体工作中,确保了学校作风建设及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扎实有效。
德才并育铸师魂
学高为师,品正为范。多年来,省经管学校长期坚持在学生中开展“立德树人” 活动,在教职工中开展“立师德铸师魂”活动,打造了一支政治可靠、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教职工队伍,培养了一批以自强不息的工美系学生洛邓予和勇救落水儿童的学生赵满庆、李岩峰等为代表的先进个人。
加强师德教育。师德教育是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头等大事。在师德师风教育动员会和教职工专题党课上,校长刘军和校党委书记李俊伟号召全体教职工要积极参与师德教育和师风建设活动,激励他们勇于剖析,查找不足,自觉学习,主动践行,争取做一个家长信任、学生喜爱、社会尊重的好老师、好员工。针对活动的开展,学校还专门编印了学习资料汇编,教职工人手一册,并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专题学习,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思想认识,教育广大教职工践行师德,改进师风。
注重师德实践。该校把师德实践作为加强师德教育,改进师风的重点内容。活动中,学校面向全体教师举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改进工作方法艺术”征文比赛;组织中青年教师举办“争做党和人民满意好老师”演讲比赛;面向全校学生举办“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比赛;并开展“感动身边的人和事”征集、学校突出贡献奖、改革创新奖等多项评选活动,评出师德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同时,学校还安排教师面向广大学生举办关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文明礼仪、民主法制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实现教学相长,把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
建设长效机制。为大力推进政策引校、制度管校、民主治校建设,经济管理学校建立了师德培训、师德管理和师德评价制度,积极探索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把每年的九月定为学校师德师风活动月,常态化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实行职级班主任制度;定期开展师德师风检讨活动,把师德师风作为对干部教师的年度考核、评聘晋级、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在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把专题教育从学校的管理层扩大到全体党员教师,力求使全体教职工都能把所从事的工作做实、做细、做严。
“教以当先道为美,学以砺行德为美”。省经管学校坚持倡导优良师德师风,坚持立德树人目标,把“重德重才、善教善管”清晰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通过抓党建转作风,塑师德正教风,推进思想宣传工作进公寓,传统文化进班级,文明礼仪进校园活动,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校园、和谐校园。
省经管学校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该校先后荣获了省级文明单位、省级“五好”基层党组织、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等多项称号,每年在全省优质课比赛、师生技能大赛和全国“文明风采”竞赛中摘金夺银。多年来,该校共获得优秀组织奖等各项荣誉40项,教职工个人获得省级以上荣誉300多项,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成为省经管学校党建党风和师德师风建设最有力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