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麻阳站10月10日讯(通讯员 滕晖)“弟子规,圣人训;瘦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10月8日,记者来到麻阳苗族自治县学前教育中心童蒙学堂采访,一进教室就看见十几位四、五岁的小朋友身穿儒服,头戴儒冠,正襟危坐地朗读国学经典《弟子规》。
该学堂的开办旨在启蒙孩童对传统文化及美德的热爱,因此取名“童蒙”。学堂从去年开始筹划,今年9月初开始授课,目前处于试验阶段,一旦效果好将全校推广。学堂目前有十八个学生,教学内容以《四书五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为主,每周的周一、三、五的中午授课一小时。
童蒙学堂的学生们每人都有一套儒服,虽然天气热时可以不穿儒服上课,但老师规定每堂课前敬拜孔子和黄帝时必须将儒服、儒冠穿戴整齐,然后恭敬地行敬拜礼。
敬拜礼结束后,老师会带领全班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并会选择一段内容进行解释。诵读经典和讲解结束后,老师会对墙壁上挂着的二十四幅图进行讲解。二十四幅图对应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老师讲解完故事后会让学生们谈感受,并鼓励和引导学生们借鉴这些故事以自己身边的事情为例编新的美德故事,以此来锻炼学生们的表达能力。
诵读经典和美德故事讲解完毕后,老师会用电脑播放《中华德育故事》、《中华二十四孝故事》、《中华弟子规》等动画片,这是整堂课中最受学生们欢迎的部分。该学堂的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刘晓圆介绍说,播放德育动画片对幼儿教育来说是种寓教于乐的方式,长期观看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在幼儿的心中播下美德的种子,这粒种子会伴随孩子们的成长而生根发芽。
看完德育动画片后,一堂课也接近了尾声,学堂里的孩子们通常会感到疲惫,注意力也难以集中。这时,老师会为他们播放中国古典音乐,或者写毛笔字让他们欣赏书法,以此舒缓精神、安定情绪,同时也起到培养性情、陶冶情操的作用。
天气好时,老师也会在快下课时带着孩子们在学校的操场内边走边诵读国学经典,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让孩子们学习国学。
童蒙学堂的老师刘晓圆认为,国学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文化财富,对一个人知识的丰富,思想体系的提升,道德体系的完善都有巨大的帮助促进作用。她希望未来的麻阳不仅有越来越多的幼儿、青少年学习国学,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成年人把国学装进自己的脑中、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