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图片头条 > 调查显示近九成网友欢迎国学进教材
调查显示近九成网友欢迎国学进教材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0:25:42   责任编辑: 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 上周末,明孝陵博物馆内的观朴·台北书院迎来了一堂特殊的国学课。来自上海国学研修社的赵云萍老师带领几十位“大小学生”在“古代课堂”里诵读《弟子规》。

【图语:学习国学,培养德行】    

  原标题:中小学语文教材将增加国学内容不止是《三字经》,小学生怎么学国学?

  本报投票显示近九成网友欢迎国学进教材

  上周末,明孝陵博物馆内的观朴·台北书院迎来了一堂特殊的国学课。来自上海国学研修社的赵云萍老师带领几十位“大小学生”在“古代课堂”里诵读《弟子规》,不仅来自幼儿园的孩子们懂得了不少生活规范和礼仪,跟随而来的家长们也是受益匪浅。在昨天本报官微发起的关于“国学内容进小学教材”的投票,近九成网友表示“很欢迎”。

  国学进课堂、国学诵读班、国学讲座……近年来国学风劲刮,日前也有消息称,明年多个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新语文教材都将为国学“加餐”,增加相关篇目所占比重;而另一方面也有人存疑,台湾版国学教材被引进内地中小学后就受到“冷遇”,国学究竟学什么又要怎么学?仿照古人摇头晃脑背诵《论语》、《三字经》?

  几位老师表示,家长们还是很希望孩子多学国学经典的,甚至有家长会和孩子一起学习。而现下社会上也涌现了各种名目的国学班,还按照学员的不同年龄进行分班,亲子班、家长先学班也屡见不鲜。记者采访了一位赵云萍女士,她最初是送5岁的孙子去上课,现在自己也受训成为一名讲师。

  赵云萍说,她所在的亲子读书会是公益性质的,主要靠街坊邻里口口相传吸纳成员,今年暑假正式成立以来就不断有家长带孩子加入。

  “我们就是带着孩子反复诵读,并没有刻意长篇累牍去解释含义。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要小看5、6岁孩子的听读能力,读多了他们慢慢就懂了而且会记忆很久。”

  赵云萍拿自己的孙子举例说,小家伙以前在家就盯着电视看一些低俗肤浅的动画片,有时候上桌吃饭也随心所欲,“带着他学《弟子规》后,他自己就知道‘长者先幼者后’,有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只要你说‘父母呼应呼唤’,他就知道了。”而很多家长再跟她交流时也感慨,原本是为了给孩子“塑性”来的,但学习后自己也受了很大启发,有助于提升个人修养。

  社会国学班报名挺火爆 

  家长孩子一起读经学礼 

  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使用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与国学相关的内容并不是太多,每学期大约有4首诗词的学习量,“课后练习部分还有一处‘古今贤文’,会节选一些国学经典,篇幅很短,要求就是读读写写。”此外品社课上也有可能涉及一些有关论语、三字经的故事或语句,但总体数量仍然不多。

  由于涉及内容主要集中在语文课本中,所以大多数学校都是由语文老师承担这部分的教学工作,并没有专门聘请精通国学的老师任教,也没有专门设置国学课程。有些语文老师自己热爱钻研国学,也会将其结合到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中,而在课外拓展阅读中,不少老师会推荐学生家长阅读国学经典书目。

  游府西街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干露就在课外拓展中带着学生一起学国学。“最近学了《陋室铭》、《劝学》,因为马上是国家公祭日,我还找来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她将原文和译文一起准备好,并带着学生们讨论,“其实书本上有些篇目已经经过现代加工了,我都会尽量找原汁原味的国学篇章来教。”

  既有课本涉及内容不多 

  大多是语文老师带着上 

  老人晨练边走边听《周易》,孩子启蒙背一段《三字经》,周末跟着电视听学者讲讲儒道佛……我们经常听到“国学”二字,被问到时多少也能说出一两句,但国学到底是什么?根据百度释义,《诗》、《书》、《礼》、《乐》、《易》、《春秋》构成了国学前身,内含六艺、诸子百家、诗赋等,还有相关的经典书籍,此外“国学”也指国子监、书院等国家学府。

  教育界对国学的界定争议很大,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中对此还没有形成统一意见,有学者认为国学就是对“经史子集”四部学的研究学习,也有人认为琴棋书画等中华传统文化也属于。记者就此采访了南京不少中小学老师,大家都能举出几个例子,但无法给出一个明晰定义,“国学是个很宽泛的概念,我们在教学时通常将其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很多老师这样表示。

   国学概念界定暂无统一 

   教学多与传统文化挂钩 

  为孩子“塑性”,是很多家长倾心国学的原因。“南京市国学实验基地”夫子庙小学的校长冯爱东表示,国学的魅力,一在于它经过历史的沉淀和传承,已经积累了深厚的文学底蕴,对于文化学习大有裨益;二来就是很多言简意赅字句中蕴含的道理,有助于提升个人素养并认知世界,“还有最重要的,这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烙印,我们还需要传承下去。”

  学习国学诵读是基础,很多老师也表示,孩子前期学习可能不能充分理解含义,“但大量的阅读给他奠定了基础,这其实是在为日后的深入理解‘减负’。”但反复诵读终究不能流于形式,也不是读一两本经典书籍就能“毕业”的,“不仅要在读书中学知识,更要有一种整体的氛围。”

    入学开笔礼、毕业成人礼……夫子庙小学的儒学传统是一大特色,而校园内的建筑风格、名称都走国学风,课间音乐也会播放《弟子规》等。冯校长介绍,学校的“星星论语校本课程”还有一套自编读本,“选取了论语中108条可与现实相结合的内容,分低中高年级进行教授。”而将国学结合学科,学校的语文教学有对对子,数学有九宫格学习等,还会请南大国学老师来给孩子们上课。 
【本文责编: 沈碧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