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图片头条 > 深圳宝安:首届粤剧节引发传统文化热
深圳宝安:首届粤剧节引发传统文化热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0:25:38   责任编辑: 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 宝安沙井首届粤剧粤曲文化节将于11月29日在千年蚝乡——沙井盛大开幕,已经引起深圳粤剧粤曲界的广泛关注。

【图语:粤剧】

  宝安沙井首届粤剧粤曲文化节将于11月29日在千年蚝乡——沙井盛大开幕,已经引起深圳粤剧粤曲界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宝安区沙井街道重视粤剧、粤曲的发展,设立了粤剧粤曲发展专项资金,出台了粤剧粤曲发展三年规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粤剧粤曲文化活动,弘扬和传承了本土传统文化。尤其是近年来,宝安沙井坚持开展粤剧粤曲进社区演出,让当地居民群众一次次过足了戏瘾,激发了居民群众对粤剧粤曲的热情。

  今年以来,宝安区以改革创新精神促社会转型融合,除了突出民生保障和末梢治理,另一个重要做法便是突出文化引领,沙井大力弘扬粤剧粤曲文化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宝安区委书记田夫表示,在文化引领中,宝安坚持“有核心、有特色、有传承、有发展”的思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阳光辛勤感恩”文明风尚,充分发掘宝安的历史文化底蕴,以改革创新精神着力破除文化体制机制的障碍,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元的文化服务,从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城市转型发展、社会转型融合等“三个转型”。

  首届粤剧粤曲文化节异彩纷呈引发粤剧文化热

  除了12场粤剧粤曲走进社区活动,宝安沙井首届粤剧粤曲文化节多个重要活动还将闪亮登场,比如中国粤剧粤曲名家精品展演活动将于11月底举行,其中新编粤剧《观音情度韦陀天》集合了广东粤剧院几位国家一级演员——丁凡、蒋文端、林家宝担任主要角色,该剧由国家一级导演王佳纳执导。

  据介绍,粤剧《观音情度韦陀天》以蒋文端饰演的“妙善公主”(观音)与丁凡饰演的将军“韦护”的成长经历贯穿始终——两人既是长在深宫的童年之伴,也有青年时期萌发的懵懂情感,更有生死之间的爱恨纠葛。剧中还描写了妙庄王与妙善的父女亲情、妙善对众生民众的悲悯之情,通过善恶、正邪之间的斗争,将善意、和谐、温情等“正能量”信息传达出去。

  另一个重量级活动是宝安区粤剧粤曲大汇演,将在12月13日举行,汇演活动以沙井各个曲艺社的优秀粤剧粤曲作品为主,也展示宝安区其他街道的优秀粤剧粤曲作品。届时,3大粤剧粤曲名家、“梅花奖”得主梁淑卿、姚志强和卓佩丽,以及国家一级演员戏曲名伶陈玲玉联合演出。

  此外,首届粤剧粤曲文化节期间还将举办宝安区粤剧粤曲文化发展论坛:邀请粤港澳著名粤剧粤曲名家、宝安各界粤剧粤曲骨干和文化名人举办粤剧粤曲文化论坛,探讨如何弘扬和传承传统粤剧粤曲文化。

  到蚝乡品蚝旅游看粤剧成深圳周末游热点

  今年,宝安沙井在原来粤剧小舞台的基础上,打造深圳首个粤剧小剧场,每周开展各种形式的粤剧粤曲公益演出。免费提供灯光、音响、茶点,供粤剧粤曲专业团体和曲艺爱好者表演,市民免费观看。

  以前,深港周边的粤剧爱好者去唱粤剧还要给场租费,今年沙井把以前流动送戏下乡的方式改成了固定的粤剧周末小剧场活动,每个周末免费开放粤剧小剧场,让珠三角和港澳地区专业粤剧团和爱好者曲艺团预约来粤剧小剧场演出,每个周末有粤剧看粤曲听,政府对来沙井演出的团体进行经济补贴,给粤剧粤曲团体演出活动免费提供场地、灯光、音响、乐师,给观众免费表演粤剧粤曲节目,还给市民免费提供茶点。

  截至11月,粤剧粤曲团体已演出几十场,仅大型演出活动就有28场。据了解,除了沙井本地粤剧粤曲团体踊跃预约场地演出,广州粤剧团青年演员梁二飞、余碧玲、陈韵玲、邹明智和陈健超,全国小梅花奖得主魏雯玥、邓子峰和陈峥,中山、澳门、香港和佛山的曲艺爱好者也来交流演出,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沙井粤剧小剧场,吸引了深圳乃至周边的粤剧票友,许多市民不辞舟车劳顿,慕名而来。渐渐地,到沙井吃蚝旅游看粤剧成深圳周末游热点。

  三年规划扶持粤剧文化发展

  事实上,打造粤剧粤曲剧场,是沙井街道专门出台的粤剧粤曲三年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沙井街道提出,将粤剧粤曲剧场定位为粤剧粤曲演出基地、培训中心、周末粤剧茶座、文化交流中心,街道给予经费支持,定期举办公益性活动,免费向市民开放。

  沙井街道大手笔规划扶持传统文化发展,除打造粤剧粤曲剧场外,还主动探索推动组建沙井粤剧粤曲协会。目前,沙井有“梅花奖”得主卓佩丽的工作室、属于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蚝乡粤剧团和凯声、壆岗、万丰3个民间粤曲社;同时,荣根学校、蚝业小学、壆岗小学、万丰小学、黄埔小学等5所学校组建了学生粤剧社团,民间剧团剧社资源较为丰富。沙井街道提出,由卓佩丽工作室牵头,上述剧团剧社参与,整合沙井本土粤剧粤曲资源,由协会统筹,组织创作、培训、演出、比赛等活动,推动组建沙井粤剧粤曲协会。协会作为民间组织,自主成立、独立运作,街道粤剧粤曲发展专项资金在协会主导的作品创作、精品打造和演出比赛等活动中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

  传承和发扬粤剧粤曲文化,关键在于后继有人,重点要培养生力军,在积极推动培养粤剧粤曲人才队伍方面,沙井街道提出粤剧粤曲文化要“从娃娃抓起”,在总结近几年来粤剧进校园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实施粤剧进校园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对粤剧粤曲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兴趣,从中发掘粤剧好苗子。

  目前,沙井在原来荣根学校开展粤剧课堂的基础上增加欣欣小学、蚝业小学、壆岗小学3所小学开设粤剧课堂,每天教授粤剧知识和表演技巧,培养粤剧粤曲文化发展的生力军,现粤剧粤曲课堂学生人数已达到100多人。经过两个学期的学习,他们已经排成不少折子戏,学员参加比赛成绩优异。

  另外是大力扶持鼓励精品创作,由沙井粤剧粤曲协会牵头,整合街道相关资源,协同创作,打造精品曲目,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级粤剧粤曲比赛,通过比赛与交流提高整体水平。最近,沙井街道的粤剧粤曲节目还获得了省级奖项。

  记者了解到,沙井粤剧粤曲协会成员每创作一个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曲目,沙井街道将给予5000元的经济补助;创作一个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折子戏,给予1万元的补助;创作一个有地方特色的精品大戏,给予3万元的补助;作品参加国家、省、市级创作比赛获奖的,予以重奖。

    在众多措施和奖励机制的激励下,宝安沙井各曲艺社踊跃创作新节目,已排成折子戏《小断桥》、《草亭结拜》、《柳毅传书》、《夕阳红叶》、《刺芳侩》、《浪子回头三声唤》等一批,还重排了原创现代戏《素秋》。 
【本文责编: 沈碧梅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