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图片头条 > 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城市文明
珠海: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城市文明
来源: 南方日报    2024-09-30 10:25:34   责任编辑: 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久前,在“我们的价值观·德行珠海”珠海市中华经典诵读及优秀童谣展演的舞台上,来自珠海各中小学的...

 

【图语:国学启蒙开学第一课】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久前,在“我们的价值观·德行珠海”珠海市中华经典诵读及优秀童谣展演的舞台上,来自珠海各中小学的学生及幼儿园的小朋友声情并茂,共同传递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与感染力。

  在珠海,中华经典诵读、“好家风好家训”、幼童“开笔礼”、市民文化节等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润物细无声,使文明之风吹遍城市每个角落。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核心竞争力和最重要的软实力。优秀的传统文化,则是精神命脉和坚实根基。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珠海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本土化、品牌化、阵地化为抓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活文化力量,铸造城市之魂,提升了城市的软实力。

  抓住主线在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中滋养城市文明

  “净脸正衣明礼仪,开笔拜圣启未来!”在第二届珠海幼童开笔礼上,来自珠海三所幼儿园的小朋友进行了俗称“破蒙”的开笔仪式,在感受传统启蒙教育中,迈出求学上进的第一步。

  “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熏陶中经历了一次成长的洗礼。”不少家长都表示,此类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在文化多元的现今显得尤为重要。

  在珠海,在未成年人群体中开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各类活动层出不穷。

  目前,除要求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内容”朗朗上口外,珠海各小学还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篇名段,譬如一年级诵读《弟子规》,二年级诵读《千字文》,三年级诵读《笠翁对韵》,四年级以上诵读《论语》,形成了“人人学古今圣贤”的道德教育氛围。

  经典诵读活动不仅完全融入了珠海200多所中小学师生的生活,还从学校拓展到社会、从未成年人拓展到成年人、从社区居民拓展到志愿者队伍、从企业文化活动拓展为企业家个人行为,让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各类人群。

  家风是无言的教育,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的培育和传承。今年4月以来,珠海开展的“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征集了世代传承的经典家教格言、市民原创的优秀家教格言和现代家风故事,尤其是崇尚孝道孝德的家训家规,并将优秀家训作品免费送给市民、社区,使“好家风好家训”走进千家万户,树立家庭文明新风尚。

  以春节、清明、端午等中国传统节日为载体,珠海还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了珠海百姓春晚、清明祭奠革命先烈大会、端午龙舟赛等活动,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一位教师表示:“珠海抓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条主线,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提升全市文明程度打下了良好基础。”

  突出特色市民“唱主角”打造本土文艺盛宴

  香洲区香湾街道香湾艺术团主流合唱团共有55位成员,平均年龄已达60岁,就是这样一个“老年”合唱团,在上个月举行的首届珠海市民文化节市民合唱大赛总决赛上摘得金奖。团长黄乃义说:“合唱表演快乐自己,也快乐他人,像这样的市民文化活动越多越好。”

  首届珠海市民文化节历时8个月,内容涵盖合唱、舞蹈、美术、戏曲小品、创意、摄影、中华经典诵读、文艺作品原创、书法、民族器乐等10个大项,活动场次2000多场,受惠群众百万人次。

  文化节期间还推出文化活动周、文化服务日、户外音乐会等多项创新活动。“市民文化市民创造”,在市、区、镇、村各大舞台、展厅、赛场上,来自珠海各行各业的业余团队和演员当起“主角”,让珠海市民共同享受到了自己或身边亲人参与打造的文艺盛宴。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珠海市民文化节、中国国际马戏节、珠海文化大讲堂、沙滩音乐节、北山国际音乐节等一个个具有珠海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开心广场、百姓舞台”、“唱响幸福”大戏台、“唱红社区”等一场场社区文艺汇演,共同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

  与此同时,珠海注重挖掘、弘扬本土历史文化。例如,今年举办的民间艺术大巡游浓缩了珠海最具本土民俗特色的皇家祭礼、前山凤鸡舞、装泥鱼等内容,还有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作名录的水上婚嫁、三灶鹤舞、乾务飘色,均展示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就在本月初,珠海又添文化新品牌,设立了以清末民初杰出的诗人、作家、爱国志士苏曼殊名字命名的“苏曼殊文学奖”,以表彰珠海优秀本土作家,激励珠海未来产生更多的优秀作家和作品。

  本土化、品牌化的文化实践,既有效满足了市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又显著增强了珠海的软实力。

  做强载体构建“市区镇村”四级文化阵地

  冬日的午后暖意融融,斗门区新马墩村文化活动中心舞蹈室内,10多名村民正跟随着舞蹈教师跳起广场舞。“现在文化活动中心是村民娱乐文化的大本营,村民们都喜欢到这里进行各种文化活动,生活方式更健康,邻里之间的交流也更和睦了。”新马墩村挂职副书记廖兰珍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离不开文化的涵养和熏陶;文化对人的熏陶,离不开文化活动阵地和载体的建设。以创文为契机,珠海近年来全力完善公共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包括市、区、镇、村(居)在内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体系,践行文化惠民。

  如今,“一院两馆”等市级重大文化基础设施进展顺利。在野狸岛上,两个体态优美、轮廓完整的“日月贝”已经露出雏形,这座珠海大剧院预计2016年年中具备演出条件。市博物馆、城市规划展览馆计划明年投入使用,届时珠海市民可在此一览整座城市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在古今交汇之间激发和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传承城市精神文脉。

  而在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也得到全面升级。近年来,珠海市建成11个市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并由市、区两级财政每年出资1050万元用于扶持镇(街)文化站和村(居)文化中心建设;斗门仅在今年就将推进完成52条村居文化中心的建设。另外,斗门区文化馆、斗门区图书馆、金湾区图书馆已投入使用。

  “公共群众文化基础设施的日趋均等化,消除了城乡差异,提升了珠海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效推动了城市精神家园的建设。”有专家指出。

  延伸

  圆明新园变身

  文化大观园

  “麦穗金黄稻花香啊,风吹草低见牛羊……”伴随着欢快的音乐,珠海温馨艺术团的舞蹈演员们在圆明新园内的“百姓舞台”上跳起新疆舞。虽然团员们都已年过60岁,但依然活力十足。

  原本是单一封闭式经营性主题公园的圆明新园,两年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免门票开放,如今已变身为更接地气的公益性市民公园、百姓大舞台和文化大观园。

  两年来,这里上演着一幕幕传承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建设城市精神家园的精彩故事。在园区免费提供场地、艺术团体负责组织实施公益艺术展演的合作模式下,“声乐基地”、“新六艺课堂”在今年相继成立。市民可以免费加入古琴、书法、茶道、香道、太极拳等各种传统文化课堂,在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体验到一种阳光、健康、美好的生活方式。

  圆明新园之变,是为市民打造精神家园、为城市凝聚价值认同、为城市铸造灵魂的有力探索。

 

【本文责编: 郝菁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