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
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家书发展的高峰时期,家书交流更加普遍,收递家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这时期现存的家书,一是数量多,二是内容丰富,不乏表露心迹和记载史事之作,史料价值较高。
民国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新陈代谢。作为社会变迁的见证,家书也凝结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的情感。家书作者既有民国先驱、政府官员、议员、教授、地下党员、军校学员、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国民党抗战官兵,也有晋商、徽商、留学生、教师、商人、学生等,多阶层、多视角映照出民国时期五光十色、跌宕起伏的社会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家书时代色彩较重,往往谈及当时的政治形势,如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统购统销、公私合营、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大跃进等,人民建设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语言表述充满激情,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1960-1970年代
书信往往透露出人性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家书内容也是大讲革命形势、内容空洞的比较多。短缺经济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家庭日用开支普遍捉襟见肘,有的家书用纸粗糙不堪。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时期的家书,内容呈现出丰富多彩和落日余晖的特征。家书中关于恢复高考、平反冤假错案、农村改革、城市改革、裁军、出国潮、下海潮、反腐败、返乡探亲、两岸三通、炒股、金融危机、抗震救灾等内容记载较多,也较为详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的历程。
人大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亲历了信札手稿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初,几乎没有人意识到书信的价值,现在在拍卖市场中,普通人的书信也可以拿来拍卖,清代或是民国的普通人书信也有几千元不等,如果是毛笔所著,书法也还可以,可能要更贵一些。”
信札手稿虽然收藏的历史悠久,但不属收藏大项,往往附着在书画或古籍文献中,原因是因为信札多属尺翰短简,在唐宋以前就有“艺文之末品”的说法,不仅与占艺坛主流的书画作品难以比肩,而且也不如版刻古籍厚重。至于手稿,根本就是文人著作的草稿,很难保存下来且艺术性不强。因此,长期以来信札手稿都未能进入收藏者的视野。然而,随着书信文化在互联网时代中的加速没落,信札手稿却逐渐成为了收藏家们的“新宠”。从“地摊货”到“艺术拍品”,人大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亲历了信札手稿的变化,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专访时,张丁坦言,价高不是坏事,都拿它当宝贝对书信文化的保护有益无害。
拍卖会中的齐白石信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