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兴趣班> > 【翰墨丹青之风雅书】62衡方碑
【翰墨丹青之风雅书】62衡方碑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2:11:29   责任编辑: 郝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全称《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九月立,是衡方的门生朱登等为其所立的颂德碑。

 

【图语:汉代,衡方碑(局部拓本)】

  【名称】衡方碑

  【年代】汉代

  【简介】全称《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九月立,是衡方的门生朱登等为其所立的颂德碑。规格为(275×108)cm,碑23行,行36字,隶书。碑阴存题名二列,字甚漫漶。碑额阳文隶书“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二行十字,二行之间有竖格线。碑原在山东汉上县西南十五里郭家楼前,清雍正八年汶水泛滥,碑陷卧,后重立。现藏山东泰安岱庙。存世最早的拓本为明本,首行“方”字,第六行“都尉将”的“将”字未损。


  【图语赏析】

  讲究气势、古拙和力量是《衡方碑》最显著也是最为本质的审美特色,这使它在汉隶中完全属于另一种范例。表面上看去,《衡方碑》的艺术样式是那样地笨拙古老,体态不符常情,而一些超乎设想的或粗或细,或直或曲,或长或短,或方或圆的线条的矛盾对比又是如此地突出,缺乏柔情。但这一切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衡方碑》的审美特色。我们不妨也可以这么说,那些细致人微的常理和规定在《衡方碑》的作品样式上并没有产生一定的效力,相反那些不合现实比例的“笨拙”结构和缺乏“柔情”但矛盾对比又是异常强烈的线条,却真正地展示了合乎气势和古拙的内在夸张需要,并在力量的积蓄上达到了统一。因此,《衡方碑》的审美特质不仅强烈地表现丁汉代浑然、朴实的时代特征,同时,也构成了汉代艺术重气势讲古拙的基本风貌。

 

 

【本文责编: 郝菁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