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兴趣班> > 翰墨丹青之郑文公下碑
翰墨丹青之郑文公下碑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24-09-30 12:11:17   责任编辑: 陈笠翁   www.k618.cn
内容提要: 郑文公下碑》,刻于北魏宣武帝永丰四年(511年),刊于永平四年。

 

  【图语:郑文公下碑(资料图)】

  原标题:【翰墨丹青之风雅书】107郑文公下碑

  【名称】郑文公下碑

  【年代】北魏

  【简介】《郑文公下碑》,刻于北魏宣武帝永丰四年(511年),刊于永平四年(511),刻面稍经加工,高2.65米,宽3.67米。碑文正书1243字,记述荥阳郑氏家族历史及郑道昭父郑羲生前事略。系崖刻,在山东省掖县(今山东省莱州市)城东南的文峰山。此碑为郑道昭书写,字体均为楷书,其结字宽博舒展,笔力雄强圆劲,有篆隶趣相附,为魏碑佳作之一。


  【图语赏析】

  《郑文公下碑》因刻石于摩崖,历经二千五百余年被风雨侵蚀,残损严重,字体笔画大多皆已模糊不清。下碑比上碑,字迹较大,且稍微明晰完好,字势锋芒可寻,尤为学书者推崇。其碑结字多为圆笔,运笔舒畅,字字安适,这种特点是由于它融入了篆、隶、草的优点而形成。即,吸收了篆书的婉转劲节、隶书的精密宽博、草书的生动流畅等不同特点,在北魏书法中别具一格。清包世臣在其《艺舟双楫·述书》中称道:“北碑体多旁出,郑文公碑字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其中”。康有为更对《郑文公下碑》称之为“魏碑圆笔之极轨”。

 

【本文责编: 陈笠翁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