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校教育>【中国古代学校】儒家私学(七)
【中国古代学校系列】儒家私学(七)上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4-10-21 18:01:00   责任编辑: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ou邹〕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是儒家私学的创始人。

儒家兴起私学

  【图语:儒家兴起私学】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ou邹〕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是儒家私学的创始人。孔子大约在30岁时,在曲阜城北设学舍,开始私人讲学。后渐渐有了名声,弟子也越来越多,孔子私学成了规模很大的教学团体。孔子开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即教育的对象,不分地区,不分年龄,不分贵族与平民,均可入学。孔子私学的学生主要是由平民所组成的,真正来自贵族的只有少数几个人。孔子私学教育的对象从贵族推广到广大平民,适应了当时士阶层兴起的要求,顺应了学术、文化下移的潮流,这在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孔子私学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人才,即所谓的“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的“优”原意为“饶也”、“宽也”、“裕也”,即“有余力”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所谓“有余力”,即有时间、从容不迫地去学习,引申意为学得比较宽些、深些、好些、优秀一些再去做官。“学而优则仕”包含着这样的意思,即不学习或虽学习而不优,就没有资格做官。这对于西周时代的世袭世禄制度来说,是一个大批判,大进步。因为在西周,做官的资格是由世袭法获得的。当时在选用人才方面大量存在着“不学而仕”、“仕而不学”或“学而不优”等现象。贵族子弟在进学校之前,已经是当然的候补官吏了,当时不存在“学而优则仕”的要求,他们进学校学习不过是学一点与自己的贵族身份相称的知识而已。

  孔子私学继承了西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教育传统,教育学生广泛地学习“六艺”的知识技能,由于孔子的培养目标是“君子”,对“君子”在德才两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在教育内容方面比西周的“六艺”较为广泛而深刻。在他4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把可搜集到的历史文化材料,精心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历代相传的“六经”,基本上是经过孔子和他的学生不断整理、补充而流传下来的。


  (1)诗经西周以来的诗歌。传说古诗抄本有3000多篇,孔子对此做过搜集、整理、校勘工作,存留305篇。作品大概是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分为三类:一为“风”(即民歌);二为“雅”(即宫廷之乐);三为“颂”(即宗庙之乐)。孔子说,“诗”三百首,用一句话来概括,是“思无邪”,即其思想内容都合于“周礼”的准则。诗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孔子已注意到这个特点,他说:《诗》“可以兴”,即诗有比喻联想,托物寄兴的特点,容易培养青少年的联想力,以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诗》“可以观”,也就是说通过学诗,可以观察到社会习俗的盛衰,以培养青少年的观察力。《诗》“可以群”,是说通过学诗,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以培养青少年的合群性,增进其相互情谊。《诗》“可以怨”,是说通过学诗,运用讽刺形式,批评政治得失,以培养青少年学习讽刺的方法。归结起来,学习诗经,可以教育青少年懂得“事父、事君”的伦常道德,培养忠君孝父的道德情操。此外还可以学一点自然常识,诸如“鸟兽草木之名”。


  (2)书经孔子将春秋以前历代官方的政治历史文献汇编成《书》(称为《尚书》)。它保存了夏商以来特别是西周初年的重要历史材料,编《书》经的目的是为了总结保存,并向青少年传授奴隶制国家的统治经验。


  (3)礼经即周礼,包括奴隶制的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相应的仪节。孔子是重视礼的,他说:“为国以礼”,“不学礼,无以立”。他认为立国要以礼制为核心,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他强调“礼”必须以“仁”的思想情感为基础。离开了“仁”,“礼”就没有意义了,因此要求达到“礼”和“仁”的统一。所谓“仁”,是孔子提出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精神,“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对统治阶级内部要讲忠、信、恭、敬,对劳动人民要讲宽、惠。这样便于调节各阶级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他是主张把“仁”的精神贯注到“周礼”之中去的,“周礼”经过“仁”的充实才可发挥“和为贵”的作用。孔子还提出了一个正名思想,其实质在于呼吁社会权威。可以推想,当时正值春秋末期,社会动荡不安,多种秩序并存,人心浮动,谁都不怕谁,谁说了也不算,没有权威性。所以孔子就大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在君的位置,像君的样子;臣要在臣的位置,像臣的样子;父要在父的位置,像父的样子;子要在子的位置,像子的样子。其目的在于要维护必要的权威意识,这个思想还是很有价值的。因为当时社会正处于新旧权威相互转化时期,要注意防止权威领域出现空白,否则社会失控是难以避免的。


  (4)乐经“乐”即音乐。“乐”与“诗”相连,分别来说,“乐”谓乐曲,“诗”谓歌词,合而言之,“乐”也包涵“诗”。“乐”与“礼”相配合,进行政治道德教育,其作用在于陶冶情操。孔子说一个人的修养应该从学“诗”开始,以激发情感和意志;进而学“礼”,以约束其言行;再学“乐”,以形成其性格。这就是他所说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不仅是音乐爱好者,很可能十分内行。他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别人唱得好听,他一定要求别人再唱一遍,然后跟着别人再唱一遍。孔子在齐国听到舜时的《韶》乐,使得他“三月不知肉味”,说明他整个身心长时期地沉醉在“韶”乐里面。他评价“韶”说:“尽美矣,又尽善矣”,评价周武王时的“武”乐说:“尽美矣,未尽善也”,这里他提出了文艺的两条标准:一是政治道德标准,称之为“善”;一是艺术标准,称之为“美”。在这两条标准中,“善”是首要的,“美”是其次的,不过他还是主张“尽美,尽善”,即政治道德标准与艺术标准完美的和谐与统一。这对形成中国古代的艺术传统和美育传统有重大影响。中国古代的艺术和美育传统注意朴素,淡雅,天真,含蓄,讲分寸,“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喜而不露,怒而不纵,含而不贫,勇而不莽,尽善尽美,文质彬彬,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和美育传统,就像中华民族的性格一样:既热烈又恬静,既深刻又朴素,既温柔又高雅,既微妙又直率,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中国人民的教育和感染是深厚的。


  (5)易经也叫《周易》,大概形成于殷周之际,包括64卦及其卦辞、爻辞,另外还附有卦图、太极图、河图、洛书等图式。它本是一部推究阴阳变化预卜吉凶祸福的占卦书,但书中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如古天文学、古气象学、古代数学的成就,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复杂现象,并且对这些现象又力图作种种解释和说明,因此,它就不仅是一部宗教迷信书,其中也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孔子很重视《易经》,他读《易》,不厌反复,曾把串联《易》竹简的皮绳磨断过三次。晚年他说过:“让我多活几年,到50岁时去学习《易经》,便可以没有大过错了!”他不仅自己喜读《易》,而且还作为经典传授给他的学生。


  (6)春秋经《春秋》本是鲁国的一部编年史,因为它是按年来编写的,所以就取一年四季中的春秋两字来命名,曰“春秋”。孔子对这部书是加工过的,作过一次修订,并把它用作历史教材。这部史书虽有明确的年月记载,但文字过简,记载的史实仅只是一个大纲或提要,事情的原委记载很不详细。于是后来就有人给它将史实补充叙述和进行评论。这些叙述和评论就叫“传”。给《春秋经》作过“传”的共有三家:战国时齐国人公羊高作的叫《春秋公羊传》,春秋末鲁国人左丘明作的叫《春秋左氏传》,还有一位鲁国人谷梁赤作的叫《春秋谷梁传》。

  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代表了春秋时期以前的文化知识的一切领域,作为历史材料,是有价值的。清代学者章学诚说:“六经皆史”,就是从史料价值上肯定了孔子传授六经的历史作用。

  六经是孔子私学的主要课程,有人说,《诗》相当于文学课,《书》相当于政治课,《礼》相当于道德伦理课,《乐》相当于音乐艺术美育课,《易》相当于哲理课,《春秋》相当于历史课,这种说法虽不尽贴切,但也不无道理。

六经对于中国古代影响是深刻的。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是喜欢遵守社会公德的,守规矩,讲礼节,这是受《礼》经的影响;中国人是乐观主义、浪漫主义的,琴棋书画,吹拉弹唱,这是受《诗》与《乐》经的影响;中国人性格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关心政治,酷爱历史,追求哲理,这是受《书》、《春秋》、《易》经的影响。 
【本文责编:沈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