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国学经典诵读】
今年初以来,绍兴北海小学“越韵"吟诵社的50多名学生,常常身着汉服吟诵国学经典作品。听着学子们抑扬顿挫、有声有色地朗诵,家长也常常在一旁融入其中,一起朗读起来。而组织这样的国学朗读活动的,是该校的6年级语文和品德教师茅青云。
把国学带进校园
3年前,茅青云就带着孩子背诵古诗。而她发现,孩子们在背古诗时,词句间易串词,往往会招致意义上的牵强。她为此下定决心,让孩子们用古诗词中的平仄,根据最简单的格律,来表达诗词意境。
茅青云首先让自己也喜欢国学,并利用暑期,到全国各地学习。她先后自费到首都师范大学、山东曲埠孔子文化礼仪学校等地学习,并参加中华吟诵教育研究中心举办的“国学教育与吟诵”师资培训。学校知道她的情况后,破格报销了她的部分培训费,这更让她对国学教学充满了信心。
学生语文水平明显提高
茅青云说,在教学生国学时,曾经问孩子一个问题:“绅士与君子有什么区别?”很快就有学生回答说:“绅士靠外在衣饰包装、举止得体;而君子是内在的,对道德、思想有较高的要求。”这让她很欣慰,学生的心已相通了。
茅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每周一的第一节课就教国学,先是读《大学》,让学生全文诵读1300多字。经过数次诵读,学生都能熟练背诵,其中一名学生3分多钟就能全部背出来。读完了《大学》,又读《木瓜》、《声律启蒙》、《论语》、《橘颂》、《蒹葭》、《述而第七》等。
茅老师说,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除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人格教育也需要进一步加强。而学国学,可以从一些经典作品中,提升他们的人生追求和气质。同时,她在教学中发现,学校教材中国学的书籍比较少,于是她给学生增加《诗经》中短小古文的课程。学生学习国学后,语文成绩明显提高。
吟诵社趣味横生
“走进我们学校,首先闻到的是一股什么香味?”“桂花香味。”“对,桂花香使我们不禁想起了一首诗。”“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关于秋天的诗,同学们还知道哪一些……”这是网上随便一找就能找到的一个课堂教学录像,是茅老师给孩子上的一堂课《回乡偶书》观摩课。茅老师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一下子背出来很多关于春夏秋冬的诗句,激发了孩子的兴致,再由此引入课堂的教学主题《回乡偶书》。茅老师的这堂课被录制成视频,被很多学校当作教学典范。
茅老师善于把国学中的精粹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去。同时,她还通过创建“越韵”吟诵社这个平台,来巩固和弘扬国学。在“越韵”吟诵社,50多位学生除了每周二上午参与全校性30分钟的诵读活动外,还专门在每周五下午开展活动,做到一专题一活动,一活动一收获。活动中,茅老师等指导老师总是根据诗文的不同内容与风格,创设不同的场景,帮助学生吟诵、解读经典,每每现场趣味横生,学生兴趣盎然。
茅老师现在带着在学国学的孩子已达200多人。这些孩子还同时影响着他们的家长,很多都是家长陪着孩子一起读国学。茅老师说,虽然自己的力量有限,但她要尽自己的力量,把国学教学进一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