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传统文化进校园】
在刚刚过去的两会,将《弟子规》纳入学生课本的建议又被重新提起,一时间,传统文化教育该如何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也引起了广泛热议。
真执着?假追捧?传统文化进校园骂声不少
从2011年起,各省市政协委员就相继提出将《弟子规》纳入教材的建议,在刚刚过去的两会上,这一议案又被重新提起。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傅抱石纪念馆馆长薛亮就呼吁将《论语》、《孝经》、《礼记》、《弟子规》等经典内容科学地编入课本教材。支持者肯定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反对者里也不乏有“跟风提案”、“教材能不能跟着时代走”的声音。
多年来,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的活动全国各地多有尝试。如某地中学举办成人礼,千余名学生在大操场为父母洗脚,某地举办千名少年儿童诵读《孝经》活动等,这些活动虽然声势浩大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可在社会上引起的骂声远超支持意见。
传统文化教育走进校园,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好却并不简单。
苏州弘扬传统教育一直在做
也有人觉得不适应现代教育
在苏州,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的第一次尝试出现在2004年9月,三香幼儿园开设了“读经班”,由老师带领学生每周学习两次《弟子规》。作为苏州市首家将国学作为校园品牌来打造的苏州市阳光城实验小学,在将传统文化教育带进校园时,除了要求学生诵读《弟子规》和《三字经》等一批经典国学教材外,还将不同的国学启蒙教材或是历史名人故事进行筛选,自主开发校本教材。
除了将传统文化教育带进校园,苏州市还成立了一个公益性教育机构——德善书院,举办传统文化公益讲座,开设国学经典少儿公益传习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国学经典少儿传习部春季《中外文化体验课程》也即将开班。市民常女士的儿子是德善书院《千家诗》班学员,她向记者表示:“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儿子更儒雅了。”跟着儿子一起上了几节课的她,也发现了自己很多处事时不太合适的地方。
市民戴先生对学校组织学生学《弟子规》就不怎么看好,戴先生说自己曾经研究过《弟子规》,发现这是一本希望学生走仕途的书。“我不觉得这样的书真的适应现代教育。”戴先生说。不少家长也认为各个学校都在搞诵读经典,“作秀的成分太多”。
从形式到内容还差一步指导与陪读
虽然目前传统文化教育走进的校园越来越多,各种传统文化培训中心让不少尊儒崇文的家长挑得眼花缭乱。
可传统文化教育如何才能从形式走向真正的内容?贞元国学研修院的邵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要带着批判的态度去接受它,并且不要仅仅是诵读与教学,而要更多地通过实践去深刻体会。”他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弟子规》中有一句“宽转弯,勿触棱”,是说我们在家里走路的时候要注意桌椅的棱角,我们在绕过去的时候要懂得“宽转弯”,不要靠得太近,否则会碰伤自己,也会打翻物品。学校老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在教室里进行情境模拟,而不要仅仅只是诵读过就过了。另外老师也可以在教学时多引导学生思考其引申含义。
学习传统经典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气质,开拓学生的的人生境界。邵老师建议,在学习传统经典的时候,最好是父母孩子一起上,“孩子是单纯的,很多时候是家长这个榜样没有做好。”